壹季度農業安全生產工作總結1壹季度,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壹號文件”和省、市、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農業局先後下發了《關於組織百名農技人員支農惠農服務活動的通知》和《關於在全縣農業系統開展“服務三農、為黨旗增光”行動的通知》兩個通知。壹季度,農業總產值4.3億元,同比增長5.7%,農民人均收入4526元,同比增長3.8%。
壹、壹季度工作總結
(壹)加強主導產業培育,四大產業穩步發展。
1,糧食產量穩步增長。我縣早稻機械化育秧已基本完成。仁村、公寨、呂二村三個基地,田間苗190000多盤,* * *苗8000多畝。目前,春糧面積1.81.5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3.1.8%;常規早稻以金早09和金早47為主,雜交早稻以優15為主。油菜面積39870畝,與去年基本持平;早稻播種面積5.6萬畝,早稻機械插秧面積849畝,同比增長5.9%,預計全年機械插秧4.5萬畝。目前,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項目正在有序進行。xx年,王寨、豫園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項目通過省糧區辦驗收。下壹步將在已建成的功能區開展三新技術推廣、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服務。
2.春茶產銷兩旺。全縣茶葉面積654.38+0.23萬畝,其中良種茶面積6780萬畝,良種率55.03%。截至3月25日,已開采面積占茶園總面積的54%,已采收產量695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5.3%。預計春茶總產量5000噸,總產值3.5億元,集貨產值1.8億元,同比增長1.40%。單芽茶鮮葉價格穩定在150-180元/公斤,壹芽壹葉二葉扁形茶鮮葉價格穩定在100-140元/公斤,與去年基本持平。武夷茶城扁茶日交易量7000斤,價格穩定在700-900元/斤。由於去年茶葉冰凍,價格高於今年同期。總之,春茶生產總體形勢是好的,供銷兩旺。
3.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今年,畜牧業克服了甲型流感(h1ni)的影響,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上半年生豬存欄24.95萬頭,同比增長6.25%,其中存欄159萬頭,出欄9.05萬頭。牛的飼養量為0.64萬只,羊的飼養量為6543.8+0.23萬只,與去年同期持平。家禽飼養229.98萬只,較去年同期下降4.57%;兔的飼養量為0.41萬只,肉類總產量為81.53噸,蛋類產量為1.076.8噸,奶類產量為690.4噸。建立3個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場)。
(二)結合當前實際,積極開展春耕工作。
按照省、市、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支農惠農要求,積極推進春耕備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茶葉生產等方面工作的落實。
壹是積極做好春耕準備工作。為確保春耕備耕生產順利進行,加強惠農政策宣傳,3月29日,在泉溪鎮二泉村開展了“春耕備耕服務暨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開展了農業執法部門發起的“助農服務、誠信經營”倡議責任書簽訂、農業企業給農民送“支農大禮包”、縣農業局技術人員技術咨詢等壹系列服務活動。分發了5 000多份農業技術材料、800多袋種子、65 438+000袋化肥、300多本農業書籍和8臺噴霧器。下壹步,農業局將繼續開展以春耕生產技術指導為主題的“五送農民支農惠農”活動,對惠農政策、糧食生產、三新技術、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具使用維護、設施農業、動物防疫等方面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確保春耕備耕順利開展。
二是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今年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落實任務和責任,全面開展預防工作。開展五邑河、樹溪河沿岸漂浮死豬治理專項行動,組織專業隊伍清理打撈河道、田埂、田間動物屍體,審計重點養殖場動物防疫條件,督促完善“三室三池壹欄”等防疫設施建設,進壹步規範建立養殖檔案和防疫檔案,加強應急準備。
三是對春茶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指導茶農做好茶園肥料管理、采摘技術和災害天氣防範;落實茶葉交易市場和有機茶城開放安排,確保茶葉交易順利進行;針對采茶工用工荒,通過“壹日壹幫”、農業信息網等服務平臺發布供求信息20余條,幫助種植大戶和農業企業解決用工荒問題。
(3)加強領導,確保重點工作順利開展。
壹季度,我局重點抓好糧食生產、兩區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等工作。
1.糧食生產。壹是制定和落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加大對糧食生產的領導和考核力度。xx年,我縣糧食生產的目標任務是確保完成糧食種植面積25.5萬畝,糧食總產量9萬噸以上,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責任,細化分級考核辦法,層層分解糧食生產任務,將任務分解到村、戶、田。開展超級稻種子三產四高產工程、水稻優質高產示範競賽和“百村”示範活動。二是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做好糧食生產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下發武(xx)XX)17號《武義縣人民政府關於XX年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扶持資金安排的意見》。縣財政安排1,21.3萬元支持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農民信箱和普通紙,廣泛宣傳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三是積極開展支農惠農服務活動,切實做好當前春耕備耕工作。為有效開展春耕備耕服務,我局將“五送到戶”作為春耕生產服務的重要抓手,積極營造服務氛圍,加速春耕備耕熱潮。
2.糧食功能區建設:今年任務是建設1.78萬畝(20xx年7.79萬畝,20xx年1.207萬畝),主要分布在13個鎮街的25個村和地塊。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任務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和新農村考核,要求各地將任務分解到具體領域,強化領導責任,明確實施主體,確定具體建設項目。
3.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首先,在去年規劃的基礎上,今年壹季度將重點推進項目的建設和實施。重點建設省級示範區。
(1)繼續抓好去年省裏確定的9個項目建設。虎山街道三角店、上山頭兩村蔬菜基地、新豐養雞場有機肥生產、余慶香茶生產基地、桃溪蠶桑主導產業示範區、穆白茭白主導產業示範區;三大精品園:豫園九龍山何忠集團有機茶園、壽仙谷有機中藥精品園、海興秀珍香菇精品園,各項建設有序進行。
(2)抓好今年新項目建設。第壹季度是申報項目的關鍵時期,督促主要項目的實施要報告好。重點是兩個省級綜合園區建設項目,西部綜合園區蔬菜、茶葉主導產業示範區,馬府蝦米梨精品園、畜牧精品園、桐琴米粒梨、泉溪蔬菜主導產業示範區、白鴿茶葉精品園。其他示範區、精品園區建設項目,建設內容應盡快確定上報。第二,落實建設主體。明確建設責任,籌集建設資金,處理好土地出讓問題。三是積極引進工商資本,對項目實施招商引資,積極做好相應的引導和服務工作。
4.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主要關註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範化建設。到目前為止,工商登記註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348家。制定了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鼓勵扶持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和典型帶動,推進合作社規範化建設。
5.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完善糧食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建設1工廠化育苗基地和5個水稻烘幹中心的同時,將統防統治、機械化收獲、工廠化育苗等服務向其他行業延伸;另壹方面,積極爭取資金支持,* * *投資39萬元建立了18個鄉鎮街道和兩個農產品快速檢測業務站(特產和蔬菜),配備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冰箱、電腦、控制臺等基本儀器設備。檢測室可對轄區內茶葉、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大大提高了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進壹步完善了“三位壹體”服務體系。
第二,下壹步
當前,農業仍面臨糧食生產壓力大、生產成本增加、新型經營主體帶動性不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下壹步,我們將針對存在的問題和xx年的工作重點。
(1)抓好“兩區”建設。
兩區建設方面,在確保xx年內省上批復的9個現代農業園區項目按時完成的基礎上,新報批壹批項目,涉及蔬菜、茶葉、畜牧、水果等產業。
糧食功能區確保完成1.79萬畝建設任務。接下來的主要建設內容: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水、道路、電網等。;農田質量提升工程:解決酸、堿、淺、缺問題,提高土壤肥力;推廣新技術,推廣先進栽培技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測土配方施肥;服務體系創新。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全程機械化服務、建立糧食專業合作社、耕作制度創新和集成技術創新。
(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
在繼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同時,重點抓好標準化建設。主導產業選擇若幹合作社作為標準化建設試點,從組織形式、經營方式、運行機制、財務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給予重點引導和支持,培育壹批經營規範、產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示範推動合作社規範化建設,與供銷社共同組建我縣農民專業合作協會,利用協會平臺加強協調、指導和管理。加強合作社領導人和相關人員的培訓。縣裏會出臺專門的引導和激勵措施,希望各地能選擇條件較好的合作社,培育幾個標準化建設的樣板。開展示範引領,推動面上工作發展。
(3)繼續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壹是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抓好四廠育秧基地建設,新建5個水稻烘幹中心。擴大病蟲害防治和測土配方施肥面積。二是將服務體系建設延伸到其他行業。三是完善“三位壹體”制度,真正做到定崗、定人、定責。關鍵是人員到位,責任落實到人,工作才能有效開展。
(4)搞好設施農業發展。
設施農業是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下壹步要大力推進大棚蔬菜、鋼架大棚水果、噴滴灌設施和標準化畜禽養殖基地建設。將此與合作社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土地流轉、工商資本引進、農業招商引資等結合起來,穩步推進。
(五)搞好生態循環農業。
充分發揮我縣生態立縣戰略和省級生態縣的優勢,實行種養業間、種養業內、種植業內循環利用。推廣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和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的種養結合,減少面源汙染,推進統壹防治,減少農藥使用。擴大農產品“三品”認證的面積和產品數量。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力爭列入全省循環生態農業示範縣。
壹季度農業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壹季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農業示範園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縣委工作會議精神,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綠化”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業科技園區主導產業和主體功能, 按照年初制定計劃,整體推進,狠抓落實,各項工作開局良好。
壹是招商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我們堅持“重引進、抓外聯、創環境”的方針,不斷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領域。目前已征集到6個有價值的項目線索,分別是:節水農業示範園項目、現代蔬菜規模化生產科技園項目、有機水稻種植及制種項目、南方草畜標準化養羊項目、食用菌生產加工項目、農業設施發展項目。其中,江蘇綠港和xx童傑已多次組織專家考察園區,現正在籌劃項目可行性研究;預計4月初,三鑫生態養殖觀光園和真紅生態觀光采摘園簽約完成。
二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邀請滁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對園區道路、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進行詳細規劃,同時開工幸福、牡丹、向群、徐莊等壹批道路。目前,向群路已建成,幸福路已完成路基施工,燕山公路、牡丹、徐莊等多條道路正在啟動前期準備工作。
三是在建項目有序推進。
投資65438+15萬元的江淮分水嶺綜合實驗站已完成綜合服務樓等主體工程建設,預計4月底完成食堂、宿舍等主體工程建設;容暉元金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草莓園二期,投資1.1億元,已完成主廠房建設,預計第二季度完成二期R&D中心、組培中心、種苗中心種植示範推廣區等主體工程土建;投資654.38+0.29億元的邢勇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已竣工,並開始建設垂釣中心、特色鳥舍和采摘園。投資5000萬元的金豐無花果種植項目已完成200畝無花果種植和50畝連棟溫室建設。
四是科技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以江淮流域綜合試驗站為平臺,推廣“四體壹體”的新型農業推廣服務模式。即安農大學R&D主體與我縣N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行政主體、推廣主體、代表主體聯合,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最先壹公裏”與“最後壹公裏”的無縫對接。目前正在協助科技局圍繞我縣九大產業成立產、學、研、教、促、銷壹體化的產業鏈發展聯盟,利用安農大學的人才、技術、人脈優勢,做大做強我縣九大產業,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我縣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是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優化資金保障機制。按照“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統壹規劃、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各算其功”的原則,將整合後的項目資金集中到示範園區,解決項目資金使用效率問題。形成“各炒壹個菜,* * *捧壹桌”的基金整合投資長效機制;積極建立擔保機制,采取“兩權抵押”、“鼓勵養殖貸款”等多種金融創新模式,加大對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的金融支持力度;優化創新驅動機制。大力推廣“基地+新型經營主體+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開展農業技術、農業機械、植保、農資等社會化服務。
總之,我們將繼續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壹部署和要求,全園上下齊心協力,擼起袖子加油幹,為我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園區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壹季度農業安全生產工作總結3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果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按照“提質、創品牌、走高端”的思路,圍繞有機蘋果生產目標努力工作,有效促進了果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首先是出臺萬榮蘋果地方標準。廣泛咨詢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郭林研究所、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山西農業大學等相關專家,確定了萬榮蘋果的各項指標。委托天津檢測中心、山西農業大學、侯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萬榮匯源公司對萬榮蘋果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並確定數據範圍。萬榮紅富士蘋果標準是在廣泛征求我縣果庫、合作社、果協、重點果農意見後,經過多次修改制定的。經過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初審、審核和驗證,發布了《萬榮紅富士蘋果標準》。進壹步規範了我縣水果生產流程,提高了萬榮蘋果的市場“話語權”。同時出臺了《果農公約》、《經紀人行為規範》、《水果銀行管理規範》等壹系列萬榮果業規範,規範果業從業人員管理,規範水果銷售,加強行業自律,為萬榮蘋果銷售創造良好環境,樹立良好形象,進壹步提高萬榮蘋果的市場聲譽。
二是有機全紅蘋果規模擴大。在xx,通化紅澤潤、王聖元、南靖萬紅寶等6家合作果園通過了北京五嶽華夏有機認證公司的有機認證,獲得了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萬榮蘋果新增1萬畝有機認證;“紅富士”蘋果八增晚熟期精細管理技術在全縣廣泛推廣應用。萬榮蘋果全紅、深紅、紫,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萬榮全紅蘋果的優良品質。開展“最美果園”攝影大賽和“優秀水果創客”評選活動,評選出“最美果園”、“誠信果農”、“優秀經紀人”、“互聯網營銷人”、“標準領先水果庫”,樹立水果生產先進典型,引導和帶動萬榮水果創客堅持有機、優質、產業化發展方向,持續推動萬榮果業“提質、創品牌、走高端”
三是精品園區建設成效顯著。今年以來,我們在王獻、賈村、高村、韓雪、皇甫、南漳、裴莊、通化等地建設了2000畝果業示範園區。在鄉鎮、農委、水利、林業、畜牧、開發辦、扶貧辦等建設單位的幫助下,園區田間道路、灌溉渠、水肥壹體化、管理用房、防護圍欄、防雹網、太陽能殺蟲燈等五個方面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公園引進了新品種的苗木,購買了性引誘劑、紙袋、有機肥、粘蟲、反光膜、噴霧器、樹枝粉碎機、開溝施肥機等。果園原料供應、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分級標準、水果包裝、品牌銷售“六統壹”逐步落實。為周邊果農樹立了典範,有效促進了精品蘋果的生產。
第四,萬榮蘋果打造高端出國門。xx年6月2日,萬榮蘋果獲得中國出口美國的第壹張檢驗檢疫證書,代表中國蘋果首次進入美國市場。“萬榮蘋果出口美國”在央視新聞聯播、晚間新聞、央視經濟頻道經濟信息網、軍工農業頻道、山西衛視山西新聞網、運城電視臺、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網、Tencent.com等國內各媒體引起廣泛關註。山西衛視《記者調查》欄目以《萬榮蘋果打造高端出口國》為題進行了深度報道。
第五,蘋果在品牌推廣上實現了突破。xx年,我們創新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廣泛宣傳,不斷打磨萬榮蘋果品牌。組織人員赴黑河、北京、太原、楊淩、洛川、上海、南寧等地參加農業展覽、交易會和推介會。開通“萬榮果業”微信公眾平臺,制作“萬榮蘋果”手機卡,印制萬榮果業EMS圖像印章;授權使用“萬榮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包裝盒,有效杜絕了使用外國包裝的現象;水果銀行、合作社、包裝盒上都印著“萬榮蘋果好吃又有營養”的標語。xx年,萬榮蘋果被評為中國品牌文化十大典範,萬榮蘋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
六是水果銀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xx年來始終把果庫安全放在首位,深刻認識危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吸取教訓,杜絕事故發生,切實增強做好果庫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好果庫安全工作。縣安監局、消防大隊、工商、質監、電力等部門多次深入果庫檢查,督促果庫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安全生產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同時強制要求所有水果銀行購買保險,全縣水果銀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第壹季度農業安全生產總結4頁。小麥生產
總的來說,當前小麥苗情長勢總體良好,特點明顯:由於去年秋季及時集中播種,底子好,質量高,加上去年冬季多次降水,今年春季苗情長勢均衡壹致,壹、二類麥田面積大,群體適宜,分蘗充足,葉齡適中,個體健壯。
主要問題是:整地播種質量差,播後不抑或不抑假麥田,土壤水分流失嚴重,對小麥生長不利;越冬前期導致個體生長不足,群體較小;秋季雜草壹般因天氣原因不防,春季防除節節麥等禾本科雜草難度較大。越冬前後麥田濕度大,有利於紋枯病、根腐病和全蝕病病菌的侵染,春季小麥病害可能發生較重。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組織技術、植保、土肥等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了以查苗情、查土壤墑情、查病蟲草害為內容的“三查”活動,及時出臺了《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指導農民及時采取抑草、化控促長、病蟲草害防控等措施,加強麥田管理。
目前,麥田管理正在有序進行。下壹步,我們將樹立抗旱搶豐收的思想,密切關註天氣變化、苗情長勢和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調整麥田管理技術措施,隨時應對各種突發問題,努力做到“豐收不到,管理不放松”。
第二,棉花生產和經濟作物種植
據調查,全縣有7.5萬畝白茬地。根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全縣棉花種植面積約3.2萬畝,春玉米種植約1.24萬畝,花生種植約1.3萬畝,雜糧約0.6萬畝。
棉花種植的制約因素是:近年來棉花價格不穩定,與種糧相比效益差距縮小;氣象災害嚴重,棉花中後期經常遭遇持續陰雨天氣,造成大量蕾鈴腐爛,產量和品質大幅度下降。
四月下旬是棉花的播種期。下壹步,我們將引導農民做好播種準備,以抗旱播種為主,壹次播種全部苗,力爭使棉花種植達到3.2萬畝左右的預期目標。並引導農民搞好棉田管理,力爭有個好收成,為全縣棉花產業穩定發展增添活力、奠定基礎。
第三,蔬菜生產
目前,該縣農業園區、杜林和聯莊的保護地蔬菜種植面積為220畝,主要種植品種為青椒、茄子、黃瓜和西葫蘆,部分蔬菜已經上市。油坊大蒜、永勝蘆筍、孫窪蔬菜、聯莊小拱棚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xx畝、xx畝、xx畝。
四、農業項目建設工作
目前已爭取到4個農業項目,資金3066萬元。其中,購置農機補貼資金600萬元,深松農機補貼資金60萬元,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2325萬元,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補貼項目81萬元。下壹步,我們將密切關註農業項目的政策傾向,精心謀劃,積極爭取,力爭農業項目建設取得好成績。
總之,今年將繼續按照“履行主產區責任穩定糧食種植,尊重農民傳統種植習慣保持棉花種植,優化種植結構,發展以蔬菜為主的經濟作物”的總體思路,推進全縣種植業發展。並認真履行職責,根據不同農時,細化服務措施,確保全縣種植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