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三年,吳承恩被委以浙江長興縣丞。其間吳承恩結識了湖州府長興人徐中行,兩人成了莫逆之交。徐中行任河南汝寧知府期間,遍遊天中勝景。當他結識吳承恩之後,聽說吳承恩在寫作壹部奇書,名曰《西遊記》,十分贊賞。徐中行多次向吳承恩講述汝寧府境內的嵖岈山景色,特別向吳承恩講述了自己數次登臨碴蚜山的感受,並高聲吟詠了自己的詩作《嵖岈仙蹤》:嵖岈山上覓仙蹤,石猴屹立半空中。聖僧講經訓愚頑,正果得道始大成;吳承恩聽了徐中行的講述,很有些心馳神往,尤其是聽說唐僧曾多次到嵖岈山講經,並教化石猴成為徒弟的故事。徐中行並推薦道:“寫《西遊記》”不可不走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可不到嵖岈山,那真是個風景絕妙的好去處啊!”後來吳承恩因私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被彈刻下獄。徐中行設法救吳承恩出獄並勸他遠行以避禍。吳承恩問行往何處,徐中行說:“可往河南汝寧府嵖岈山,—來避禍,二來可激發創作《西遊記》的靈感。”吳承恩由揚州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達武漢,再由京漢故道騎驢至汝寧府地,終於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秋天,登上了嵖岈山。面前這天造地設、惟妙惟肖的石猴形象如同黃鐘大呂撞開了他醞釀創作《西遊記》的藝術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