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外篇·秋水》,這句話的意思是: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
原句是:驚蛙不可語天,擬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拘於時也,曲士不可語道,束於教也。
譯文:
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士,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道,是因為受到教養的束縛。
賞析
道家文化與哲學是中華文化傳統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壹,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風骨、包羅萬象的廣闊胸懷而成為中華文化立足於世界的堅實基礎。而在源遠流長的道家文化與哲學的歷史發展中,莊子的思想可稱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脈,並且莊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絢麗多姿的特色而被視為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奇葩。
莊子的思想被輯錄成書,即為今天所見到的《莊子》。《莊子》壹書其體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內篇、外篇和雜篇。就境界而言,內篇最得道學真諦,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經的境界;
外篇乃就內篇之精義鋪衍而成--其實莊子壹書可以整個被理解為對老子的解說--可視為內篇之輔佐;雜篇則以莊學攝其余諸家之學,且通於各家學問之中,不妨稱為莊學與其他學問之間的交叉學科。內篇為君,外篇為臣,雜篇則為佐使,相輔相成,渾然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