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二十年後》(歐亨利)全文

《二十年後》(歐亨利)全文

全文:

紐約的壹條大街上,壹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壹陣冷颼颼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10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在壹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壹個男子。他的嘴裏叼著壹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壹眼,然後,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這兒沒有出什麽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只是在這兒等壹位朋友罷了。這是20年前定下的壹個約會。妳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妳講講。大約20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占的地方,原來是壹家餐館……”

“那餐館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說。

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亮光,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壹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這個城市裏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當時,我正準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到西部去謀生。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20年後的同壹日期、同壹時間,我們倆將來到這裏再次相會。”

“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說,“妳們分手以後,妳就沒有收到過妳那位朋友的信嗎?”

“哦,收到過他的信。有壹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 說,“可是壹兩年之後,我們就失去了聯系。妳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還活著,就壹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的。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啦。”

說完,男子從口袋裏掏出壹塊小巧玲球的金表。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九點五十七分了。”

他說,“我們上壹次是十點整在這兒的餐館分手的。”

“妳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當然羅!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壹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這些年來,我壹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又是壹陣冷贈颼的風穿街而過。接著,壹片沈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壹會兒,警察準備離開這裏。

“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妳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如他不準時趕來,妳會離開這兒嗎?”

“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他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壹定會來到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

“再見,先生。”警察壹邊說著,壹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了,空蕩蕩的。

出處:出自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二十年後》。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862年,美國林肯總統在《宅地法》中規定,任何公民只需交15美元的證件費,便可在美國西部得到壹塊相當於160英畝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連續耕作五年以上就可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這壹措施民主地解決了獨立戰爭期間的土地問題,同時激發了美國人勤勞創業、發財的熱情。

這時的人們純樸、勤勞、勇敢,充滿活力和生氣,他們彼此重義氣、講交情,盡管他們在對付滿腔怒火的印第安人時也幹盡了野蠻的掠奪、殺戮等強盜行徑,正如在西部文學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

但也許是遠離城市,西部資產階級內部尚未染上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惡習,或者說為對付險惡的自然環境他們尚未顧及內部的傾軋和吞並。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美國,處於資本主義飛速發展階段,出現了資本集中和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同時,中小資產階級的破產及失業大軍的不斷擴大,使美國社會的階級矛盾不斷尖銳化和表面化。

美國南北戰爭以前的文學,由於受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理想所鼓舞,作家們多用浪漫主義手法進行創作;戰後的文學,由於生活理想的破滅,作家們多以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生活。歐·亨利就是這些理想破滅了的作家中的壹個,其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

歐·亨利當過牧童、藥劑師、辦事員、制圖員、出納員等。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在他優秀的作品中,對資本主義腐朽的制度、猙獰的法律、虛偽的道德、庸俗的生活等各個方面的醜惡現象,都做了壹定程度的揭露、諷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