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1》改編自馬裏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科萊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唐·科萊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維托·唐·科萊昂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遜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遜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麽興趣。
維托·唐·科萊昂是黑手黨首領,常幹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壹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素洛佐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教父中槍入院。素洛佐要湯姆設法使遜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遜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
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壹氣。各家族間的火並壹觸即發。邁克制定了壹個計策誘使素洛佐和警長前來談判。在壹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素洛佐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裏,在那裏他娶了美麗的阿波蘿妮亞為妻,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遜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被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鏢法布裏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幸免於難,卻痛失愛妻。
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親自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裏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遜尼報了仇。
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壹代的教父。
擴展資料: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39年4月7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 ,家族為意大利移民。美國導演、編劇、制片人。大學讀於霍夫斯特拉大學戲劇藝術系,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獲電影碩士學位。
1962年,拍攝了第壹部電影作品《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1960年後期,開始了職業生涯,與羅傑·考曼壹起制作低成本電影,並撰寫劇本;1970年,因與埃德蒙·諾思合寫傳記電影《巴頓將軍》而獲得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引起人們的關註。
1972年,執導了黑幫電影《教父》,獲得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1974年,編導了黑幫電影《教父2》因此獲得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1979年,獨資拍攝了冒險劇情片《現代啟示錄》,因該片獲得第3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因執導黑幫電影《教父3》,獲得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48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2年,執導並監制了恐怖電影《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由此獲得第19屆土星獎最佳導演;1997年,編導了劇情片《造雨人》;2007年,執導了哲學冥想片《沒有青春的青春》;2010年11月14日,獲得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歐文·G·托爾伯格紀念獎(即終生成就獎);2011年,編導制作了驚悚劇情片《此刻與日出之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