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蟲在高溫下可以存活。
食腦蟲也叫做阿米巴原蟲生活於水、泥土或腐敗有機物中,滋養體以細菌為主,二分裂方式增殖,並可形成包囊。福氏納格裏原蟲的阿米巴型可以成囊,但鞭毛型則不能。
阿米巴為嗜熱性,其滋養體在37—45℃時生長最佳,0~4℃迅速死亡。包囊抵抗力較強,在51—65℃8個月仍有活力,在-20℃能生存4個月以上。包囊還能耐受高濃度遊離氯。
擴展資料:
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報道,阿米巴原蟲能從人的鼻腔侵入,增殖後穿過鼻粘膜,沿嗅覺神經上行進入大腦,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引起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炎發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以嗅覺變化開始,接著出現頭痛、惡心、發熱、肩酸等癥狀,最終陷入昏睡狀態,直至死亡。
隨著氣候的變暖,納格裏屬阿米巴原蟲的棲息範圍在逐漸擴大,2010年以前最北的範圍是到達密蘇裏州,現在已經擴展到明尼蘇達州,同時在印第安納州、堪薩斯州等地也有發現“食腦阿米巴”的身影。同樣,適合阿米巴原蟲棲息的水域在其他國家也蔓延開來。
百度百科—食腦蟲
人民網—可怕!“食腦蟲”的棲息範圍正在伴隨全球變暖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