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3s的RS遙感技術

3s的RS遙感技術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地球上的每壹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壹種形式-電磁波早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遙感技術的實際操作雖然很復雜,但其結果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天天都能用到!您也許每天都收看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吧,天氣預報中所播放的衛星氣象雲圖就是由氣象衛星拍攝的雲的圖像。氣象觀測只不過是遙感技術眾多應用的壹個領域。

各種衛星通過不同的遙感技術實現不同的用途,如氣象衛星是用於氣象的觀測預報;海洋水色衛星用於海洋觀測;陸地資源衛星用於陸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礦產、環境資源等的調查;雷達衛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陰天、雲霧)、全天時(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壹些地物(如水體、植被及土地等)為特點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遙感技術使用的負載工具,不僅僅是衛星,還可以是航天飛機、飛機、氣球、航模飛機、汽車、照相機的三角架等,從而實現了在不同高度上應用遙感技術,使之為我們不同的工作目的服務。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是衛星遙感技術和航空遙感技術。 分辨率是用於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壹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設備上所能夠顯示的點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壹個象元點所表示的面積。

因為遙感拍攝的像片是由位於不同高度,裝在不同載體(如飛機、衛星等)上的不同清晰度(分辨率)照相設備,以不同的照相(采集)方式,獲取的遙感像片(圖像、數據、影像等),這些遙感圖像是具有不同清晰度、不同分辨率的照片。類似我們在生活中用135 照相機拍攝壹棵樹,從汽車上拍壹張,然後再從飛機上拍壹張,兩張135底片在放大同壹棵樹時,其放大效果是不壹樣的。肯定是高度低的135照片放大後的效果最清晰,也就是說分辨率最高。

遙感衛星的飛行高度壹般在4000km(千米)~600 km(千米)之間,圖像分辨率壹般從1 km(千米)~1m(米)之間。圖像分辨率是什麽意思呢?可以這樣理解,壹個象元,代表地面的面積是多少。象元是什麽意思呢?象元相當於電視屏幕上的壹個點(電視是由若幹個點組成的圖像畫面),相當於計算機顯示屏幕上的壹個象素,相當於壹群舉著不同色板拼成畫圖的人中的壹個。

當分辨率為1km時,壹個象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積,即1k㎡(平方千米);當分辨率為30m時,壹個象元代表地面30mX30m的面積;當分辨率為1m時,也就是說,圖像上的壹個象元相當於地面1m x 1m的面積,即1㎡(平方米)。

在您使用遙感圖像數據時,請您千萬註意,您所要解決的工作問題,應選擇相應分辨率的遙感數據資料。有關遙感數據樣板,請您查看本網站衛星遙感影像欄目。 人造衛星的軌道根據形狀不同可以有各種名稱。

1) 圓軌道、橢圓軌道、拋物線軌道等,您可以根據名字想象出來。

2) 靜止軌道

衛星繞地球壹周的周轉時間等於地球的自轉周期,這樣的軌道叫地球同步軌道,如果從地面上各地方看過去,衛星在赤道上的壹點靜止不動,這種軌道叫靜止軌道。由於靜止軌道能夠長期觀測特定地區,並能將大範圍的區域同時收入視野,因此被廣泛應用於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

3)太陽同步軌道

太陽同步軌道是指衛星的軌道運行面在1恒星年中以地球的公轉方向相同方向而同時旋轉的軌道。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對同壹地點,衛星總以同壹方向通過。因此,太陽光的入射角度幾乎是固定的。

4) 準回歸軌道

回歸軌道是指衛星星下點的軌跡每天通過同壹地點的軌道,而每隔N天通過的情況叫準回歸軌道。要覆蓋整個地球適於采用準回歸軌道。 航天攝影(space Photography)借助大氣層以外的平臺,進行的攝影稱為航天攝影,它包括從宇宙飛船,衛星等等載體上對地球的攝影,筆者考慮借助月球等星球為平臺對地球的攝影也應該稱為航天攝影。

波寬(bandwidth)在某壹波段中壹定範圍的光譜頻率。

基圖(base map)表示平面的、立體的、地理的、政治的、地籍的基本地圖,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基圖信息與其它主題變化信息壹起提取。

效益(benifi analysis)研究遙感應用技術應用於某特殊領域中的特殊效益。

緩沖帶(buffer)在某物理實體(如點、線、多邊形)周圍壹定距離的壹個地帶。

地籍(cadastral,cadastre)關於土地性質及範圍的記錄。壹般指說明地塊等內容的地圖和說明,以及誰擁有該土地所有權的證明。地籍信息常包括關於地塊的其它信息的說明。

參照點(cartographic reference)指圖像中其位置已知的點,從而可以決定圖像其他部分的準確的位置和方向。

輪廓線圖(contour mapping)線上參數值相等的圖。

COSMOS俄羅斯的系列衛星。

數據轉換(data conversion)數據從壹種圖像形式轉換成另壹種(紅外波段壹可見光波段;把象元轉換成新的類別;圖像表示的變化;等等)。

數據層(data layer)可以用來疊加的壹組數據。每壹層壹般為壹種主題(例如灌溉級別,森林種類,道路,等等)並由壹個公***坐標系統與其他各層相聯系。

制圖局(DMA)是美國政府機構。

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以數字形式表示地球的地形,即用坐標及高度的數字表達。

邊緣匹配(edge matching)在把兩張圖連接為壹張時,消除相鄰圖幅中特征及邊緣表示的差異的過程。

特征(feature)壹種地理本質的表示,如點、線、多邊形。

特征數據(feature data)以空間位置、屬性、關系來描述特征的壹般術語。例子有:道路、湖泊、鐵路。

地理編碼(geocodin)校正圖像的過程、校正全部與數據來源有關的誤差並通過重采樣成標準大小的方形象元而在幾何上轉換成需要的地圖投影。

地理參考(georeference)在兩種坐標之間建立聯系:紙質地圖或底稿上的坐標,已知真實坐標。

地面控制構(ground control)系統的點,其位置與/或高程由地面測量獲得,這種點用於決定地圖特征的位置並加以關聯。

地面實況(ground truth)在現場獲取的信息,其目的是標定與/或驗證遙感數據。

圖像糾正(image rectification)把圖像做成平面的過程,它並不去除高程畸變或透視畸變。

圖像配準(image registration)在兩個以上重疊的圖像上匹配點以便與地面的點相對應。

圖像重采樣(image resampling)在數字圖像處理中用於幾何校正的技術。通過插值過程,輸出的象元值是作為輸入象元值的函數推導而得,其間結合了計算所得的畸變。最近鄰、雙線性插入,立方卷積是常用的重采樣技術。

圖像處理(image processing)包括全部可用於照相數據或圖像數據的各種全部不同的處理方法,包括圖像壓縮、圖像恢復、圖像增強、預處理、定量化、空間濾波及其他圖像模式識別技術。

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把地球表面的壹部分或全部在平面上表示出來的方法。

鑲嵌(mosaic)把有重疊部分的航空或航天圖像的邊緣部分進行匹配而形成地球表面的壹部分的連續圖像

多光譜圖像(multispectral imagery)同時獲取的兩個以上的圖像,但每壹圖像都在電磁譜中的不同部分獲取。

正射照相(orthophoto)從通常的透視照相通過簡單的或差分糾正而推導得到的照相。經過糾正,相機傾斜及地形高低所造成的圖像位移得以去除。

全色膠卷(panchromati film)對可見光譜段內所有波長都感光的膠卷,但不壹定那麽均勻地感光。

照相測繪(Photogrammetry)把照相原理應用於制圖科學。這是從圖像獲得可靠空間測量值的科學。

象元(Pixel)圖像單元,Picture element是對應於壹幅數字圖像數據集的壹個數。

點(point)只有X、Y坐標,說明壹個地理太小,不足以顯示為壹條線或壹個面積。

快視(Quich look)聯機或傳送數據時產生的、或在數據接收後立刻產生的圖像。這種圖像未經計算機校正,但具有的分辨率及清晰度可對大多數應用提供看得見的信息。

糾正(rectification)網象或網絡從圖像坐標轉成實際坐標的處理過程,糾正通常涉及網格的旋轉、縮放、故需要數值的重采樣。

彈性伸縮(rubber-sheeting)對地圖特征進行幾何調整,強制數字地圖適配進入壹種指定的基圖。

SPIN-2俄羅斯衛星、2米分辨率、正射校正、全色、數字數據。

SPIN壹種費用及時間都經濟的從SPIN-2數據產生地面控制點的方法,用於幾何校正其他衛星數據。

信息分析(stereo analysis)從圖像(單的或成對的)推導立體信息的技藝。

立體圖像(stereo imagery)同壹地區的兩幅圖像,但是是從不同的傳感器平臺攝取的,從而可以產生立體視覺。

照相(stereo orthophoto)利用正射照相的象對(Pairs),象對中的壹個是從另壹個原始正射照相人工制造的。

熱圖像(thermal imargery)由發射的熱輻射(紅外或微波)產生的圖像。

技術(triangulation)擴展水平或垂直的控制點,利用照相術的透視原理在重疊的照相上把角度和距離的測量與空間坐標聯系起來。

USGS美國測繪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向量數據(vector data)利用點、線、多邊形來表示空間數據,這些點、線、多邊形是根據它們的原點、斷點、終點進行數字編碼的。

VTU俄羅斯國防制圖局。

航空攝影(Aerial Photography)從機載平臺所攝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