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稅四期的上線,意味著我們國家對於公司企業的業務也要進入強監管時代。
過去很多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稅收窪地,註冊在這些地區,享受高額的財政獎勵,甚至壹些大企業將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維京島等地方,只求能夠做到合理節稅。
現在“強監管”時代的到來,壹些原本在國內存在的壹些運用比較廣泛的節稅方法,比如利用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核定征收來控制公司稅負率,也將要被叫停,上海、山東地區的某些個獨企業甚至出現了被稅務局禁止註銷、重新盤賬、補繳稅的情況。
企業該如何做?
金稅四期的上線並不意味著現在壹些企業的節稅方法不能用了,大企業註冊在國外某些島上也沒見得查,現在要清查的是:利用監管不到位的漏洞進行壹些偷稅漏稅的行為,造成國家利益受損的企業。
金稅四期上線後企業在面對涉稅的事項時壹定要引起重視,及時規整現階段不合理業務,做到票流、貨流、資金流三流合壹,進項銷項要匹配,及時申報等。總之規範行為才能經得起查!
那麽如果企業稅負太重,該如何合理合法地去解決呢?
第壹,可以利用國家層面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
1、比如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和認定補貼獎勵
2、比如針對針對軟件研發企業的“兩免三減半”
3、比如針對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
第二,地方政府或某些重點園區的招商引資政策
某些地方政府或壹些重點園區總是出臺壹些優惠政策以吸引企業投資,企業在此投資可以獲得高額的財政獎勵扶持,每年也能給企業省下不容小覷的稅款。
地方不同,政策不同。也希望企業在選擇的時候進行仔細甄別,某些園區對於稅收扶持是存在門檻限制的,也有壹些是返稅獎勵無法全額返還……
國家要進步,企業要發展,人民要安居樂業。國家不斷完善監管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宏觀調控,企業規範行為也是對自己和員工的負責。國家提倡企業運用合理方法來節稅,比如在國家有難的時候企業伸出援手捐款。節稅的手段有很多,請務必在國家的監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