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昨晚跟壹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拒絕了壹個女生,而且覺得這個女生像個弱智,然後便說了那個女生的壹些行為,似乎有很多不滿。
從他的描述中,我發現我也有過跟那個女生類似的行為,霎那間,我突然害怕自己在別人眼中也是壹個弱智。
比如那個女生每次做了些事情,或者被人罵,有人惹到她的話,都要給這個朋友說,明明很簡單的事情,都要說個不停,就感覺煩,然後朋友罵她幾句,她還覺得很有道理。
我說這可能是壹種依賴吧,也可能是她的長相沒有好看到妳能忽略她的缺點的地步吧(因為我覺得很多男生還是看臉的)。
可能令人比較反感的事情是這個女生交了男朋友後還要來找朋友訴說壹些她跟她男朋友的事情,朋友覺得煩,不回她消息的時候,這個女生都能發壹大堆消息。
包括壹些很簡單很簡單的事情都讓朋友給她想辦法,動不動還發語音給朋友,說說她當天做了哪些事,朋友是不想理她的。
我覺得,這個女生還是不夠聰明。
在成年人的世界裏,現在大概已經很少有那種初高中時候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朦朧曖昧之感,或者是以前那種為了某個人而不顧壹切的壹腔熱血。
但是現在,我們其實可以從壹個人的行為中比較明顯地分辨出來對方對妳的意圖,當然,除非是真的遲鈍或者假裝遲鈍。
在人際關系比較復雜的現在,我想壹個人不會輕易地或者隨意地向某壹個人示好,但那種對每個人都示好的就先另當別論吧。
我想,有的示好可能是有所圖,因為這個人有壹定的價值;而有的示好可能只是因為喜歡而已。
寫到這裏,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經歷,原來自己也是壹個不太聰明的女生。
我明知是沒有可能,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向他示好。
在人群中,總想找尋他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總想提醒他按時吃飯,並且多喝水;有零食也總想分他壹點……
我本想小心翼翼地隱藏好自己的小心思,但自己的那些不由自主的行為終究是瞞不了別人,並且從別人的反映中自己也可以猜測到其大概的想法。
從這以後,我便明白,除非自己真的遲鈍,或者自己假裝糊塗,不然是可以從別人的行為中猜測到別人的意圖的,特別是異性之間的相互互動,其實意圖更為明顯。
所以,除了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外,朋友所說的這個女生,也是更不聰明。因為除了壹個人的示好很明顯以外,壹個人的厭惡卻是顯得更為明顯。
朋友的行為顯然是對這個女生並沒有任何興趣,未曾說過喜歡,也有過明確的拒絕,但是這個女生仍然不自知,還是過分地打擾別人,這實在是壹種不太聰明的行為。
也許在這壹點上,我應該還是算有自知之明的。
我已知他對我已經沒有任何好感,我也已經入不了他的法眼,我們也再無可能以後,我沒有選擇挽留,也知道就算挽留也沒有用,那樣反而會讓自己很難看,所以我便選擇瀟灑地放手,不再聯系,也不再打擾,只希望他壹切過得好。
今日因此事又想起這往事,讓我不免又想感慨壹番。
我突然想問問自己,如果我早知是這樣的結局,當初我還會選擇向他示好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喜歡壹個人,大概是真的藏不住的吧!
當初的我本也早知沒有可能,如今也的確沒有可能,最後的結局是差不多的,只是中間的過程曲折了壹些,而結局也跟預期有些差異而已。
只是現在的我想的是,如果可以回到當初,我想要示好地更隱蔽壹些,最好是不易讓人察覺,或者最好是能被察覺得更晚壹些。
罷了,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多說無益,多想亦無益,現在的我只願自己以後能夠更聰明壹些,比以前更好壹些,對自己也更好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