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紅旗渠》楊貴為何沒被重用?

《紅旗渠》楊貴為何沒被重用?

因為楊貴提出的方案不合理,所以被否決了。

楊貴(1928年5月28日—2018年4月10日),男,漢族,中***黨員,河南省衛輝市(原汲縣)羅圈村人,曾用名楊紹青、楊蘇甡。紅旗渠總設計師、原安陽地委書記、河南林縣縣委書記。

2006年3月,中央批準職級為副部長級。2006年8月,中央批準享受中央、國家機關部長級待遇。其在任林縣縣委書記期間,主持修建了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楊貴,1954年4月,2 6 歲那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當時就下了決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非得把林縣貧窮落後的面貌給它改變了不可,他當年在林縣整整工作了21年。林縣位於河南正北靠近山西、河北兩省交界的地方,是個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貧瘠山區。

面積2046平方公裏,其中壹半是荒山。他率領林縣人民,歷經數載,修成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創造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工程動工於1960年2月,參加修渠的幹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糧,1.5公斤蔬菜。

在艱難的施工條件下,奮戰於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沒有款項、物料自己籌,不會技術幹中學,知難而進,堅持苦幹10個春秋,逢山鑿洞,遇溝架橋,硬是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

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壘築成寬2米、高3米的墻,可以縱貫祖國南北,把廣州和哈爾濱連起來。紅旗渠的建成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我國水利建設上的壹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