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高捷為什麽放棄美的進入格力?

高捷為什麽放棄美的進入格力?

第壹,格力選擇的背後是“中國制造”

高賢投資格力的背後是他對中國制造業的投資,而這背後是章雷“重倉中國”的定價邏輯:

真正的“中國重倉”,是幫助中國制造業實現更好更快的轉型升級。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大國。據世界銀行2019年統計,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9萬億美元,占全球的28.2%,10年居世界第壹。對於中國來說,制造業不僅是立國之本,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評價基準。然而,中國制造業也面臨著從“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問題,而高淩的重倉也有著幫助企業改革、提升數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的願望。

二、為什麽是格力?

關於第壹點:資產的動態配置

什麽是企業資產的動態配置?書中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動態資產配置”更多的是用來描述基金的投資策略。我這裏理解的是,企業的資產動態配置無論怎麽操作,只有資產的流動性好,才能保證其實現。那麽企業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部分是什麽呢?當然是貨幣資金。

從美的和格力的貨幣資金總資產占比來看,格力占絕對優勢。2016-2019年,格力的貨幣資金占比分別為52%、46%、45%和44%,而美的最多只有24%。2020年上半年,格力賬上的貨幣資金含量達到1.296億元,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企業都是銀行、房地產等等。

所以,充裕的現金是資產自由配置的前提,格力符合這個條件。

關於第二點:管理策略。

在之前關於“洋蔥模型”的文章中,我們說過分析壹個企業的核心層是對管理層“人”的分析,這是無法用數據量化的。作為壹個普通投資者,對於管理策略的選擇,其實很難評價。幸運的是,章雷在書中為我們呈現了自己的判斷,也是三條:

1.格力電器1996在a股上市。從地方國企轉變為國有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實現了公司治理的逐步規範,開始探索市場化的經營管理模式;

2.2006年,格力電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出更靈活的管理模式;

3.格力2019通過股權轉讓,進壹步利用市場化改革的力量,探索更科學的治理機構、更高效的執行效率、更市場化的激勵機制、更靈活的發展空間。

關於第三點:國際化。

格力和美的壹個主要區別是,格力追求產品專業化,美的追求多元化。從產品營收構成來看,格力的核心產品空調營收占總營收的88%,而美的僅占47%,其余為其他消費家電占43%。

對於走向國際的目標,顯然格力的專業化更有潛力。畢竟要實現國際化,“多做事”遠不如“把壹件事做到極致”有效。從國內空調市場來看,格力已經連續多年占據30%以上的份額,格力是全球空調老大,市場份額超過20%。

從技術角度來說,格力對空調的研究更好。目前公司擁有24項“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國內專利申請數量沒有美國多,但含金量更高。

而且從戰略上看,以“讓世界愛中國”為目標的格力似乎更有動力。

第三,總結

當然,要全面的看問題。格力目前也有很多問題和不足。比如相對於產品多元化的美的,格力單品空調面對行業周期性更難分散風險;同業競爭的加劇,互聯網新零售的來臨,讓格力的經銷商體系面臨改革。董明珠的強勢個性,與格力品牌的捆綁也會增加不確定性等等。

其實,個人認為,章雷選擇投資格力,並不壹定意味著美的不行,格力完美,而是格力的現狀和未來的改革可能性更符合高毅的投資邏輯。畢竟投資壹定是很個人化的事情,找準自己的投資原則,剩下的只是需要時間來證明,就像《價值》在後記中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