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科:負責局機關及下屬單位的人事、黨務、思想政治、勞動工資、機構編制等工作。
發展計劃財務部:擬定、組織和管理農業建設項目,指導全市三個農業農場的管理,監督行政機關和下屬單位的財務和國有資產。
科教處:擬定全市農業科技、教育發展規劃和對策,承擔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的相關工作。
調研科:調查、掌握、研究提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對市委、市政府農村工作的重大部署提出建議,並督促落實。
法律部:負責起草、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農業規範性文件,應訴本級農業行政案件,承辦農業行政復議。
市場和經濟信息科(對外合作科):提出農產品和農資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流通;預測和發布農村經濟信息,推進農業信息化;承辦全市涉外農業事務和農業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推進農業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質量安全水平。
種植板塊:研究提出年度種植發展規劃和重大技術措施,指導種植結構和布局調整。
經濟作物處(荊州市蔬菜疏解辦公室):指導全市經濟作物生產;研究制定經濟作物生產計劃和技術措施。
農業產業化科(荊州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研究制定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大措施,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產業化。
農村能源辦公室:研究提出農村能源建設發展的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規劃,指導全市農村能源產業和服務體系建設。
農機監督管理科:組織實施農機安全監理,制定農機作業規範、技術標準、農機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和安全技術檢驗標準,並監督實施。
農機工業發展科:研究提出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指導農機產品結構調整,負責農業機械化基本建設項目的申報和實施管理。
農機科教質量部:研究提出農業制度化重大技術措施建設發展規劃,組織農業機械化重點科研項目論證申報和重大技術協同攻關。
監察室:負責檢查局機關及下屬行政執法單位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決定、命令的情況,管理投訴、舉報、違紀行為調查處理、申訴等工作。
離退休幹部工作科:貫徹黨和國家關於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離退休幹部的經濟待遇、醫療、善後和遺屬關懷等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黨建工作,領導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負責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農業系統總工會: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工會工作方針,負責農業系統(含局機關)工會工作,承擔扶貧、幫困、獻血、捐血等公益活動。
漁業辦公室: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漁業發展的政策,研究制定全市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漁業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以及全市水域內水生野生動物和珍稀水生動物的保護、繁殖、開發、利用和管理;負責全市水產植物檢疫、漁船和漁港監督管理,以及漁業行政執法;保護漁業環境,指導全市漁業環境監測。引導全市漁業機構的合理調整和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漁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確定全市水產品市場建設規劃,對水產品市場進行指導和管理;引導水產品流通。組織實施科教興漁戰略。監督漁業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範的實施,對漁船設計、修理、苗種生產和引進進行行業管理。荊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
根據市編委《關於設立荊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的批復》(京編發〔2006〕25號),中心於2006年7月正式成立,屬財政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0人。主要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
檢測中心現有科技人員7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4人,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共有28個檢測實驗室,總面積700平方米。擁有美國Agilent6890N氣相色譜儀等71套先進檢測儀器設備。2011年5月,檢測中心通過省技術監督局、省農業廳組織的實驗室“雙認證”復評,可承擔38個項目的監督檢測任務。它們是:水胺硫磷、喹硫磷、甲基對硫磷、馬拉硫磷、對硫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樂果、敵敵畏、樂果、殺螟硫磷、敵百蟲、甲胺磷、倍硫磷、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亞胺硫磷、三唑磷、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氰戊菊酯。
地址:荊州市東環路214號
荊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工作站是全民所有制的公益事業單位,由荊州市農業局全額撥款。1978成立,1998經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荊州市肥料監督檢驗站和荊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兩塊牌子,壹個班子,定員25人。專業技術人員18人,其中高級農藝師2人,農藝師9人。在土肥技術推廣活動中,先後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中低產田改造、配方施肥技術研究與應用、國產氯化鉀推廣應用等重大科技項目,獲得部、省豐收科技進步(推廣)獎10多項,為全市農業增產、農民豐收、農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主要工作職責:
(1)負責全市土肥技術的推廣應用,當好市委市政府指導農業生產的參謀,組織協調各縣(市、區)土肥站的土肥業務;
(2)負責耕地地力建設,建立耕地地力監測網絡,建設全市耕地地力信息系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施肥水平,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產力;
(3)負責全市土壤資源的調查、開發和利用;
(4)參與基本農田保護,主要負責基本農田的質量管理;
(5)開展肥料監測和檢驗;
(6)完成國家和地方政府下達的土肥科研任務。
地址:荊州市東環路244號
荊州市農機安全監理站
監察所成立於1984,是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隸屬荊州市農業局,級別相當於副縣級,人員經費為差額撥款。現有工作人員12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5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2人。有四個職能部門:安全部、監察部、財務部和辦公室。
主要工作職責是:
(1)宣傳貫徹黨和國家關於農機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管理辦法和安全措施;接受上級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指導和監督轄區內農業機械安全生產。
(二)分析轄區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制定轄區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計劃和防範措施;組織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開展安全生產競賽和檢查;總結、推廣、表彰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經驗和模式;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農業機械安全生產情況。
(三)負責轄區內農業機械安全監理的業務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關系。
(四)監督轄區內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登記,核發、換發、補發號牌;機車技術檢驗、變更、轉讓、抵押和註銷登記。
(5)負責農機監理員、農機檢驗員的資格審查和材料申報;申報、領取和發放監考人員的標誌、證書和證章。
(6)負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牌照、清單、卡片的申報、收集和發放。
(7)負責建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駕駛員、操作工、監理員、檢驗員、安全員及農業機械事故的檔案和臺帳。
(8)監督駕駛員考試和試卷;負責駕駛員和安全員的資格審批。
(九)負責規劃轄區農機監理技術裝備方案;組織農機監理項目的申報、實施和檢查。
(10)制定城區農機事故處置方案;參與轄區內農機事故的調查、處理和通報。
(11)負責查處轄區內違反農業機械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接受人民來信來訪。
(12)組織轄區內農機監理收費和財務情況檢查。
(13)負責向上級部門提交報告和材料。
(14)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地址:荊州市荊州區屈原路28號
荊州市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荊州市農業機械化推廣站)
荊州市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和荊州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實行壹套班子、兩塊牌子。員工17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5人;中級職稱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荊州市拔尖人才2人。該單位成立於73年,先後完成省部級、市級重點科技項目10項,推廣項目4項,國家和省市科技獎14項,國家專利5項,為荊州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多年來,這支部隊秉承“老老實實,專業做事”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圍繞“三農”服務,推廣了壹批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得到了農民和政府的肯定。先後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跨區機收先進單位”、省農業廳授予“全省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農機科技推廣先進單位”、荊州市農林黨組織授予“先進單位”等稱號。
主要工作職責是:
1,從事農業機械及相關技術的研發。
2、負責本地區農業機械新技術的引進、改進、試驗、示範和推廣。
3、承擔上級下達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項目,組織實施農業機械化相關項目,並參與制定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計劃。
4、指導當地農業科研和推廣服務,負責農業技術轉讓、信息咨詢等技術服務。
5、網絡農業信息,開展技術宣傳、技術培訓、技術轉讓、信息咨詢等技術服務。
6.開展技術咨詢、技術承包、設備租賃、農業機械作業、農業機械中介及相關經營服務活動。
地址:荊州市屈原路28號
荊州漁政船檢港監管理處(掛湖北漁政船檢局荊州檢驗處和湖北省金沙江段中華鱘保護站兩塊牌子)
漁政船檢港監管理局成立於1983,是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國有事業單位。其機構級別相當副縣級,隸屬市農業局領導。
其主要職責是:
(1)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地方性漁業管理規定並監督實施。
(2)負責全國長江禁漁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3)負責全市漁業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指導全市漁業水域環境監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平衡和生態環境,查處漁業違法和汙染漁業水域的重大案件,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維護漁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4)負責全市漁業船舶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登記檢驗漁船,清理取締“三無”漁船,查處漁船水上交通事故。統壹規劃全市漁港,指導漁港監督管理,審批漁港內項目和港口作業。
(5)負責中華鱘等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繁殖和開發利用。查處非法捕捉、屠宰、運輸、出售、利用中華鱘等珍稀水生野生動物案件。
(六)統壹管理全市漁政執法裝備,審批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灘塗養殖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內陸地水域捕撈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證;辦理國家珍稀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運輸、經營利用專項許可;審批養殖水面和漁港場地的使用、征用和劃撥。
地址:荊州市京東路京東巷8號
荊州市長湖水產管理處
管理處成立於1957年,是受省政府委托,負責長湖水產資源增殖、保護、開發利用以及漁業生產和漁業行政執法管理的機構。
(1)主要功能
1.宣傳貫徹漁業法律法規和《長湖管理條例》。
2.組織領導長湖水產生產,開發利用長湖水產資源。
3.管理海子湖漁港;保護長湖的魚類資源;登記、核發和驗證捕撈許可證和漁船入湖許可證以及圍隔養殖水系使用證;征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維護長湖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水生動植物;維護長湖漁業生產秩序,查處漁業違法案件和漁業糾紛。
4.調查長湖資源變化情況,為制定長湖漁業生產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5、辦好內部經濟實體,為長湖漁業資源增殖服務,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二)下屬單位及基本信息
1,荊州長湖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官巨口,代表荊州市長湖漁政管理所履行漁政、船檢、港監等職能。具體職責:組織宣傳貫徹漁業法律法規;保護長湖的水生動植物資源;登記、核發和驗證捕撈許可證和漁船入湖許可證以及圍隔養殖水系使用證;征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維護長湖漁業生產秩序和水上安全。
2.荊州市長湖漁政管理所海子湖漁場。集約化湖泊面積10300畝,年產鮮魚1000噸,河蟹10噸。距市中心僅5.7公裏,市內3路、35路公交車直達湖邊。目前已成為市民觀光、垂釣、水上娛樂、度假、餐飲等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休閑漁業和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
3.荊州市長湖水產養殖場。位於318國道與宜黃高速之間,10號路延長線上。占地面積1,000畝,其中精養魚池水面51.7畝,主要生產淡水魚苗,開發名特優水產新魚苗。年產淡水魚苗6543.8+0億尾,烏魚苗2億尾,5寸以上大規格魚苗90噸,水產新魚苗2億尾。是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淡水魚苗生產基地。是省級鯡魚養殖場,11五年計劃。其產品享譽全國,遠銷東北、華北、西北10多個省、市、自治區。
4.荊州市長湖養魚場。位於海子湖北岸,占地560畝。其中精養魚池水面283畝,主要從事淡水魚苗、成魚的生產和養殖。年產各類烏魚頭魚8000萬尾,5寸以上大型魚80噸,成魚120噸。
5.荊州長湖制冷服務中心。位於荊州市荊州區京東路32號,擁有兩個冷庫(其中壹個在10號路上),日冷凍量80噸,日制冷量200噸。
6.荊州市長湖塑料管理站。位於10號路北端,距國道318 100m處,擁有200KVA變壓器,生產車間1500m2,主要從事漁業單絲、繩索、網布的生產和銷售。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10號路北,318國道100米。
荊州市畜牧局
荊州市畜牧局是經荊州市委、市政府批準,1996,在市農業局領導下成立的副縣級事業單位,負責全市畜牧獸醫事業的發展和管理。該局下設辦公室、畜牧科、獸醫科、政工科、財務科4個科室,房間號為1。直屬二級單位5個,分別是動物防疫監督站、動物檢疫站、畜牧獸醫站、動物血吸蟲病防治站、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
主要工作職能是:
1,主管畜牧生產;
2、負責全市動物防疫、動物檢疫和動物防疫監督工作;
3、負責全市獸醫、獸醫管理工作;
4、負責動物血吸蟲病防治;
5、負責全市飼料管理工作。
地址:荊州區京東路15號
荊州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局
荊州市農村經濟管理局由市農辦、市農業局歸口管理,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副縣級。根據京政辦[1997]6號文,市農村經濟管理局核定編制10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科級領導3名;有三個科,即秘書科、合同管理科和財務審計科。下設農民負擔外部監督管理辦公室、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領導小組辦公室、化解村級債務辦公室、清理整頓農村合作基金會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農村建設工作隊辦公室、新農村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等6個綜合辦公牌子。重點對農村經濟組織進行執法監督、管理協調、業務指導和信息服務。
主要工作職能和任務如下:
1,負責制定農村經濟組織管理的政策法規,並組織實施、執行和監督。
2、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示範章程;負責經濟組織的登記管理;引導農村經濟組織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3、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監督管理農民承擔的各種費用和投資、勞務項目的預決算;審核農民負擔基金和各種農業收費基金;依法查處農民承擔的違法違紀案件。
4、依法指導完善農村土地延伸工作;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選擇承包方式;指導各類合同的簽訂和履行;依法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登記建檔;依法審核合同和流轉合同;土地承包糾紛的調解和仲裁。
5.執行和制定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指導和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和資產運營;培訓、考核和管理農村財務人員,評定技術職稱;農村集體資產的統計和登記;負責化解村級壞賬;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評估。
6、負責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清理和後期整頓工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7、負責審計和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對收取和管理農民負擔資金的單位的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監督,對政府和有關部門委托的項目進行審計,查處違規違紀的經濟案件。
8、負責農村合作經濟收入分配預測、統計和農村經濟管理統計。
9、負責組織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綜合協調、宣傳、監督、檢查各工作隊駐村工作。
10,負責新農村建設,具體負責全市新農村建設的規劃、綜合協調、工作指導、監督檢查。
根據上述任務,市農村經濟管理局設3個科。(1)秘書科。負責局機關日常行政工作,包括文秘、檔案、後勤管理;農村經濟管理系統、農村經濟統計幹部的專業培訓;綜合文件和系統的起草。(2)合同管理科。負責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和農村承包合同管理。承擔農民負擔政策法規的制定、實施和監督管理;審議有關農業負擔的文件;查處違反紀律增加農民負擔的案件;指導農村承包經營活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調解和仲裁。(3)財務審計科。負責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承擔農村金融工作的指導和制度建設;農村集體資產評估;農村財務審計;農民承擔專項審計等工作。
地址:荊州市荊州區京東路54號(原行署大院內)
荊州市農業行政執法大隊
為認真履行農業行政執法職能,克服荊州市多級農業執法體制的弊端,切實維護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在荊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荊州市編委於2003年6月5438+2月31日發文(荊編[2003]60號),與荊州市種子管理站、植物檢疫站、支隊掛上荊州市種子管理站的牌子,並
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隸屬市農業局管理,機構級別相當於副縣級。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人員經費全額納入市財政預算。支隊下設辦公室、財務部、市場監督管理部、品種管理部、檢驗檢疫部(荊州市農業資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荊州、沙市兩個直屬大隊。至此,支隊改革已全部到位,執法人員實行全員競爭上崗。支隊有幹部職工78人。支隊領導成員6人,其中:1支隊長,3名副支隊長,1紀委委員,1工會主席。師級幹部11。支隊的主要職責是宣傳貫徹有關農業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全市農藥、種子、化肥、植物檢疫、農業環境保護和綠色食品的執法管理工作;負責全市農業執法人員和相關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培訓、考試和考核;負責全市農資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審定(認定)和推廣的管理工作;負責荊州區、沙市區、荊州開發區和農場管理區種子、農藥、化肥生產經營許可(登記)證的審核、發放和植物檢疫工作;依法審查農產品廣告;負責荊州市兩級農業執法;調查、調解、處理本行政區域內、跨縣市的較大農資質量糾紛,依法查處農業違法案件;負責全市農資質量的監督檢查、檢測、檢驗和委托鑒定;負責市區植物和植物產品的檢疫;承擔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新組建的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將在荊州市農業局黨委的統壹領導下,按照農業執法“五公開、六規範、十禁止”的要求,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優質服務,打造荊州市農業執法新形象。
荊州市農業執法支隊於2004年3月18日舉行掛牌儀式。
內部機構和職能:
辦公室:協助支隊領導處理日常工作,協調支隊政務;負責上傳、下發、檢查和監督相關工作;負責文件、信訪、統計、新聞宣傳、法律培訓、後勤服務等工作。;負責人事、黨務、工資、職稱、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財務部:負責支隊財務、資產和資金管理;監督財務制度的執行;負責支隊的項目申報和管理。
市場監督管理科:負責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承辦上級交辦、下級上報、橫向移送、跨地區和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案要案;負責支隊農業執法案件的審理,案卷的收集、整理和歸檔;承擔案件審理、復議和應訴的具體工作;辦理農業行政許可的有關事項;依法審查農產品廣告。
品種管理部門:負責農產品的引種、試驗、示範、審定(認定)、推廣和質量認證標誌的管理。
檢驗檢疫部門:負責農資質量的監督、檢驗和委托鑒定;負責應施檢疫的植物和植物產品的檢疫;辦理農業質量證書的審核、發放和公告。
荊州大隊:負責小北門農貿市場和荊州區的農業執法。
沙市大隊:負責躍進路市場和沙市區的農業執法。
荊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荊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成立於1992,1年6月,是縣級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其主要職能是承擔全市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向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中心現有員工50人,其中離退休3人,個體戶10人,待崗9人,借調3人,在職25人。該中心每年支出654.38+0.3萬元,每年財政撥款只有20多萬元。剩下的主要靠企業創收。為彌補資金不足,中心先後成立了科技交流培訓部、農豐種子種苗廠、壯秧劑廠、廣源種業等企業。其中,農豐種子種苗公司於2003年自行註銷;科技交流與培訓部於2005年實施了資產置換。中心目前有廣元種業、壯苗劑廠三家機構和企業,履行部分農業技術推廣職能,主要從事種子壯苗劑系列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