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資本寒冬下,如何幫助中小企業熬過寒冬期?

資本寒冬下,如何幫助中小企業熬過寒冬期?

“在應對沖擊中,上億市場主體展現出堅強韌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

根據目前釋放出來的消息,今年宏觀政策目標將繼續聚焦在中小微企業紓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而這背後,是目前中小微企業因疫情沖擊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資本寒冬”。

俗話說,雪中送碳難,錦上添花易。即便國家密集出臺各項減稅政策以扶持中小微企業渡過艱難時期,也仍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本來“雪中送炭”,以保證生產鏈的正常運轉。顯然,這期間,產業資本、股權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業前三年最困難,大企業也逃不過

根據官方數據,我國目前有3000多萬中小微企業,9000萬個體工商戶。作為我國家經濟的活水源頭,中小微企業穩住,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前提。因此許多宏觀政策都是圍繞著“市場主體”來進行,主要的著力點就是幫助抗風險能力弱的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自2020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稅費優惠、房租減免等大量支持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拉動消費復蘇。壹些大平臺也紛紛推出數字化運營工具,助力線下企業線上求生、數字化轉型,社會各界都在用多種方式幫助中小企業盡快走出困難期。

過去壹年多,疫情反復,中小企業可謂是經歷了最困難的日子;更不要說初創企業或創業團隊了,壹旦遭遇幾個月的停工停產,基本上企業現金流就要斷掉,生存無法為繼。

對於壹些資金需求量大的科技類創業企業,在初創期較難獲得銀行貸款支持。初創期無法提供完整財務數據和進行資產抵押擔保的前三年,被譽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困難期”。

中小企業度過困難期才可能走向成功,而創業企業都是要經歷幾番周折。即使是如今的大公司,幾乎也都在早年過過苦日子。

馮侖在3月4日壹個視頻中評價,許多看似成功的創業者都是來自普通家庭,從零開始,馬化騰、馬雲也是白手起家。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當年青澀的馬雲手捧早期創業項目——企業黃頁,去做推銷的視頻。網上還流傳壹個段子說,馬化騰當年為了給剛剛面世的QQ拉用戶,工作之余自己做陪聊,1999年前後的QQ用戶,可能就和小馬哥本尊聊過天。

1999年是大佬們的起步之年。

當時連續四次創業失敗的馬雲,與他的“十八羅漢”們湊了50萬元創辦了阿裏巴巴,希望能在十個月內拿到融資,但到了第八個月錢就花完了,他只好四處借錢發工資。直到蔡崇信幫馬雲募到第壹筆由高盛牽頭的500萬美元,阿裏巴巴這才引起了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的註意,壹筆2000萬美元的投資幫阿裏巴巴和馬雲度過了創業發展的“最困難期”。

2000年,騰訊也在創辦後的第三年,也壹度遭遇“彈盡糧絕”。當時馬化騰到處尋找融資。他找過那時的互聯網霸主——門戶網站,包括新浪、搜狐、網易,還有聯想等IT企業,但後者都拒絕了投資騰訊的建議。那個時候,銀行更是不願憑“用戶註冊量”給騰訊辦抵押貸款。

舉步維艱下,是IDG資本和李澤楷的香港盈科數碼投資了馬化騰。當時的220萬美元讓騰訊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很快,這兩家資本又選擇退出,直到MIH接下了這兩筆股權,所有股東再承諾提供200萬美元以防止資金出現緊張。

2017年在回憶這段艱難往事時,馬化騰說,“當時還是很擔心剩余資金被打穿,這樣總***歷史上有620萬美元資金。但換了壹個有承諾後面還能拿到救命錢的投資者是很重要的,前兩家是早期投資者。不同階段需要不同類似投資者,都很感謝。”

現在,經過二十年的發展,騰訊的市值已經超過6萬億港元,李澤楷曾公開表示非常後悔太早出售了騰訊的股權。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發展經歷,馬化騰也更深知互聯網、科技類創業企業在早期發展階段,更需要穩定、長期的資金支持。

2011年,騰訊確立了開放戰略,開始大手筆對外投資之路,而後騰訊投資的大量企業目前為市場所熟知,包括京東、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等。而騰訊都堅持了“買定不離手”的投資策略,做企業的長期陪伴者。

除了長期投資、助力角色定位、尊重創業者企業家精神等投資理念,騰訊的這些做法背後,壹定程度上可能也是正所謂:“經歷後,才更懂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