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老師:田宏傑
筆記摘抄與總結:巨山
在第四章 知覺 的學習中,我們主要會學習以下三節內容:
第壹節 知覺的概念
第二節 知覺的特征
第三節 知覺的種類
在開始第四章的內容正式開始之前,田老師先講了壹個有趣的故事:
為什麽肯基會有這樣的感覺,而學者科林·托恩布爾沒有呢?這就要說到知覺的特征之壹:恒常性。
我們從第壹節 知覺的概念 開始:
壹、知覺的定義
知覺是直接作用於 感覺器官 的 客觀事物 的整體在人腦中的 反映。
二、知覺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 up processing)也稱數據驅動加工(data driven processing),是指知覺者從環境中壹個個細小的感覺信息開始,將它們以各種方式加以組合便形成了知覺。是由外部刺激開始和推動的加工過程,依賴於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 down processing)也稱概念驅動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指知覺者的習得經驗、期望、動機,引導著知覺者在知覺過程中的信息選擇、整合和表征的建構。依賴於感知的主體,即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獨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
第二節 知覺的特征
(壹)選擇性: 根據需要有選擇的知覺外界事物的特性。也就是把壹部分當作知覺的對象,知覺的格外清晰;而把另壹部分當作知覺的背景,知覺的比較模糊。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的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object),而把其他當成知覺的背景(background)。
知覺對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轉換。
例如下面的這個雙岐圖形,當把黑色當知覺對象時,看到的是兩個人臉;當把白色當知覺對象時,看到的瓶子。
聽覺的選擇性: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壹種聽力選擇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註意力集中在某壹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
思考:知覺選擇性中圖像和背景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對我們認識心理有何啟示?
(二)整體性: 把物體的各個部分、各個屬性結合起來,知覺成壹個整體的屬性。
下面的兩幅圖,雖然不是完整的圖片,但是把每壹部分結合起來可以判斷出圖片的內容,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整體優先還是局部優先?
結論:整體水平的加工優先於局部水平的加工。
(三)理解性: 用過去的經驗對被知覺的事物加以解釋並用詞把它解釋出來的屬性。
對於下面第壹張圖,不同的人會由不同的理解,所以會形成不同的知覺。
(四)恒常性: 知覺的條件在壹定範圍內發生了變化,而知覺的映像卻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又叫知覺的常性。
恒常性包括:形狀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顏色恒常性
如下圖:雖然我們眼睛看到門的形狀圖片不壹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經驗判斷門的形狀是壹樣的,只是狀態不壹樣而已。
(五)知覺的學習: 是指由訓練引起的知覺成績的改變或者知覺閾限的變化。
經驗如何影響知覺:知覺定勢、知覺習慣及面孔識別
知覺定勢(perceptual set)是指前面的知覺經驗對後來的知覺的影響。
下面兩組圖第二張是壹樣的,但是先看到第壹張圖的經驗會影響對第二張圖的理解。
第三節 知覺的種類
壹、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對物體空間關系的認識,包括:
(壹)大小知覺
(二)形狀知覺
(三)方位知覺
(四)距離(深度、立體)知覺
1、肌肉運動線索:雙眼視軸輻合、眼肌動覺
2、單眼線索:是指用壹只眼睛就能感受導的深度線索
對象重疊(遮擋):遮擋的物體離的近,被擋的遠。對象重疊提供了有效的距離線索
線條透視:近的物體大,遠的物體小
空氣透視:近的物體清晰,遠的模糊
明暗、陰影:光線照射形成的陰影來判斷物體遠近
運動視差與運動透視:近的物體移動的快,遠的物體移動的慢
3、雙眼線索
雙眼視差(形成濃度知覺的最主要線索)
手掌上的洞從哪來?
為什麽呢?其實,手掌上的小洞,是由眼睛看東西時的錯覺造成的,平時,我們的二眼同時看壹種東西,眼睛裏正常只能形成壹個物體的形象,而在這個小實驗中,左右眼分別看到的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可眼睛和大腦仍和平常壹樣,習慣的把左右眼分別的看到的東西形象重疊成壹種,這樣,便產生了手掌上出現“小洞”的錯覺。
二、時間知覺: 物質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
時間知覺主要包括時序知覺、時距知覺和時間知覺三種。
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
1、感覺通道的性質:在判斷時間精確性方面,聽覺估計的準確度最高,視覺最低,觸覺居中
2、較長時間易估短,太短時間易估長
3、活動內容豐富易低估,內容乏味易高估
4、人的態度和情緒:人們對感興趣的東西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對討厭的、無所謂的事情會覺得時間過得慢
三、運動知覺(motion perception): 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移產生的知覺。
似動現象:空間並沒發生位移,卻被知覺為運動,也稱動景現象、Φ現象(fai)
似動主要有:誘導運動(是由於壹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壹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如:月亮從雲層中鉆出);自主運動;運動後效
據心理醫生說:圖片與心理承受力有關,妳的心理承受力越強,圖片轉動越慢。美國曾經以此作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測試:
四、錯覺
定義: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對事物的歪曲知覺,帶有固定的傾向。
特性:只要具備了錯覺產生的條件是必然會產生的,通過主觀努力無法克服。
種類:大小錯覺、形狀和方向錯覺、螺旋和運動錯覺、明暗錯覺
形狀和方向錯覺:(1)佐爾拉錯覺:平行線由於附加線段的影響而看起來是不平行的;(2)馮特錯覺:兩條平行線由於附加線段的影響看來中間窄,不平行;(3)愛因斯坦錯覺:在許多環形曲線中,正方形的四邊略顯彎曲;(4)伯根多夫錯覺:兩條平行線切斷的同壹條直線看上去不在壹條直線上。
螺旋錯覺:黑色的壹圈圈的弧看起來是壹個螺旋,其實它們是由壹組同心圓構成的。
明暗錯覺:圖上交叉點出看到由灰點,但其實並不存在;環視此圖,看到交叉點處放出火花。
<上壹章 ? 查看專題 ? 下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