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戴
歷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寬口大褲。婦女著摜頭衣和橫條花短裙,飾物有項圈、項鏈、手鐲、腰箍和腳箍等,大部分為銀制品或竹藤制品,或塗上天然色料,或取決於自然的色彩,幾乎為男女老少所***同喜愛。
隨著社會的發展,佤族的服飾也開始有了變化,出現了長裙、筒裙以及壹些較為有時代感的衣著和裝飾,但佤族聚居的地區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數衣服的原料是自種的棉麻,按其傳統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織出的圖案像孔雀、白鷴等羽翎,有的像靈貓、鯪鯉等毛皮的圖案。
2、居住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巔。在西盟地區有的村寨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聚成了數百戶的大寨。佤族喜歡住竹樓,部分改住土坯平屋,這是後來改變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樓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
房內陳設簡單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壹個供人使用的火塘和壹個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與牲畜飼料加熱的火塘。
3、飲食
佤族多用竹筒煮飯,吃飯時,由主婦按人數分食,壹次平均分完。喜歡嚼檳榔、喝酒,有“無酒不成禮,說話不算數”的說法。水酒用小紅米發酵後制成,多盛於大竹筒內,插入細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飲濃茶的習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同嗜好。
4、婚嫁
佤族的家庭形式為壹夫壹妻制的小家庭,財產多由幼子繼承,女兒沒有繼承權。佤族命名時用逆式父子連名制,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壹代的名字都叫“司崗”,意為葫蘆或石洞,是對母權的崇拜。
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稱為“串姑娘”,青年男女群聚在壹處,對唱情歌,用贈給檳榔、菸草表示定情。但締結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幾條牛的聘金,稱為“奶母錢”和“買姑娘錢”。有時父母壹方不同意,則雙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過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現已有較大的改變。
5、喪葬
佤族實行薄葬,村寨有***同的墓地。有些地區則保留將亡人葬於竹樓下或竹樓附近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