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交朋結友,寧缺毋濫

交朋結友,寧缺毋濫

俗話說得好,“雪中送炭真君子,錦上添花是小人”。這“添花”的不用說也是“朋友”,至於看別人有權有勢就來阿諛逢承,失勢時則落井下石,以及“人前握手,人後踢腳”,而又面不改色的人物,也都被人視作“朋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朋友”的花樣,也是各種各樣的。

壹個人結交什麽樣的朋友,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高尚的人,歷來受人推崇,也是人們願意結交的對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卻常常被人所鄙視,極少有人願與之結交,當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朋友”。實際上,每個人不管自覺或不自覺,他們交朋友總是有所選擇的,他的擇友總是有自己的標準的。

看過壹個故事,說陳程是壹位優秀的退役軍人,曾因為表現突出屢獲戰功,獲得殊榮。轉業後,他和不務正業蘇鵬混在壹起,三天兩頭就聚餐暢談。隨著消費日益增長,有限的工資收入已不能滿足日常消費,為了獲得快錢,陳程開始墮落,跟著蘇鵬去偷竊。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某壹天,陳程兩人在偷名車時被巡邏的警察抓個正著。陳程前途盡毀,損失慘重。誰能想到以為曾經三觀超正的人會因為交友不慎而鋃鐺入獄呢?簡直毀三觀,有沒有?

明代學者蘇浚把朋友分為“畏友、密友、昵友、賊友”四類: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幫助、患難與***,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和趁人之危、損人利己的賊友,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結交的。

誌同道合、情趣相投,可以作為擇友的壹個標準。誌向不同,情趣有變,友誼是不可能長久的,早晚會分道揚鑣。選擇朋友要選品德高尚、心胸寬廣者為宜。與高尚的人在壹起,妳也會感染上他的氣質,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在結交朋友時,也應盡量選擇有學識的人,忘年交的存在原因也許正在於此吧。

當然,對朋友也不能求全責備,人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交朋友更是雙向的。如果人人都要求結交比自己有學問的人為友,那麽到頭來只能是誰也沒有朋友。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朋友相交貴在有所補益,相互促進,***同進步,成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