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有色金屬或稀有金屬有哪些,主要生產國是哪些國家?

有色金屬或稀有金屬有哪些,主要生產國是哪些國家?

銦:中國儲量世界第壹。占全球供應量的80%。主要用於平板顯示器、合金、半導體數據傳輸、航空航天產品制造。主要與鉛鋅礦伴生。2005年我國原生銦產量僅為410噸。銦是伴生金屬,但鋅精礦的含量是以PPM(百萬分率)計算的,非常少,不能再生。

鎢: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儲量。它占全球供應量的85%。主要用於硬質合金、特殊鋼等產品,並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航空航天、信息產業,被稱為“工業牙齒”鎢能耐高溫,所以鎢合金廣泛應用於機械和兵器工業。例如,鎢合金被用於槍炮的發射管。軍事上用作穿甲彈的彈丸都是高密度合金鋼和碳化鎢,比坦克裝甲硬很多。鎢合金的力學性能與貧鈾幾乎相同,貧鈾的缺點就是它的優點。

沒有放射性,鎢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即使在1000℃以上的高溫下也不會被氧化,硬度也不會明顯下降。這對穿甲彈的高溫金屬射流非常有利。鎢的硬度極高,主要用於鋼和金屬的合金中。加入鎢後,鋼的硬度會大大提高。金屬加工領域的刀具材料高速鋼是壹種含鎢的合金。壹個國家如果沒有鎢,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會極大的缺乏金屬加工能力,直接導致機械工業的癱瘓,所以被稱為戰略金屬。此外,鎢還必須用作照明領域的燈絲。

鉬:中國儲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應量的24%。用於精煉各種合金鋼、不銹鋼、耐熱鋼和超級合金,廣泛應用於軍事工業,被稱為“戰爭金屬”。

稀土:中國儲量世界第壹。供應量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用來做復合材料,鎂、鋁、鈦等合金材料,比喻成“工業味精”,大家說的最多的,就不說了。

鍺:儲量居世界第壹。產量占全球的50%。主要用於生產夜視器件、熱成像儀、石油產品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等,廣泛應用於光纖通信領域。

此外,鉭、鍶、銻、鎘、銥、鉍、銠、鈦、鎳、鋯、鉻、鈷等。、以及鎳鉻、鎳鉻矽、鎳鋁、鈦鋁、鐵鎳等。,被廣泛應用於歐洲戰略金屬的國防建設。其中壹些已經用於制造航天器和軍事應用。比如金屬鉭,不僅在火炮上大有用武之地,在未來宇宙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例如,Rouse Amos國家研究所已經開發了壹種包含熔融鈈和20wt%鈦的鉭合金。該合金用於要求材料密度在11.0g/cm3以下,在800 ~ 1200℃的高溫下,具有優異的耐熔融鈈腐蝕性能和數小時抗氧化性能。正在研究選用T-222合金(Ta-10W- 2.5Hf-0.01C)作為冥王星探測器發電裝置的材料。目前,T-111(Ta-8W-2HF)合金被用作在太空中包裹熱機熱源的增強結構材料。可見,稀有金屬的供應是原子能、太空探索、國防建設、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花了很多時間找這些資料,還是沒找到多少。真的是有時間限制的,只是盡我的壹份力。希望大家補充壹下。據統計,近年來,國際銦消費量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日本、韓國等國家紛紛出臺具體措施,加強包括銦在內的多種小金屬的戰略儲備。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馮軍:

“日本去年底宣布增加14種戰略金屬儲備,包括銦、鎢、鉬、鍺等金屬,並且每年都增加這壹儲備。今年3月,韓國也宣布了壹些與日本相對應的類似政策,也增加了國民政府的儲備。日本經濟產業省最近組織了壹次由稀有金屬供應商、稀有金屬使用者和相關專家學者參加的研討會。* * *研究保障釩、鉻、錳、鈷、鎳、鉬、鉑、銀、銅、鎢、銦、稀土等31稀有礦產資源穩定供應的對策措施,並將研究成果作為政策課題納入定於今年5月提出的《國家能源資源戰略規劃》。

據了解,日本幾乎所有稀有金屬都依賴進口。其中,日本每年消耗的鎢總量的90%是從中國進口的。截止5438年6月+2005年10月,其國家儲備量為293噸,這些稀有金屬大部分存放在日本茨城縣的國家儲備基地。日本業界認為,政府之所以計劃將銦和稀土納入法定戰略儲備物資,不僅是因為它們比較稀缺,而且這些資源被中國控制。如果不及早儲備等量的銦和稀土,很容易被人控制。

日本國際未來科學研究所代表濱田和夫曾說:“中國擁有全球88%的稀土資源,讓日本和美國窒息。沒有這些稀有金屬,日本和美國就無法制造精密制導武器。”日本過於依賴工業用稀有金屬的進口,無法保證穩定的供應。為了防止稀有資源的供應被別人(中國)控制,日本政府除了官民齊心協力之外,還囤積了大量從中國廉價購買的稀有金屬,並開始研究相應的技術,開發替代材料。

眾所周知,我國是稀有金屬資源大國,尤其是許多制約現代高科技發展和軍事應用的稀有金屬儲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比重。金屬鋯主要用於核反應堆、航空航天工業和武器制造,其中世界90%的鋯在中國加工;銦主要用於液晶顯示屏等高端領域。世界上80%的銦產自中國,70%的銦出口日本。中國擁有全球88%的稀土資源。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總額為3654.38+0億美元,其中對日本出口654.38+0.8億美元,占總額的58.27%,居第壹位,對美國出口3000萬美元,占654.38+0.26%,居第二位。

此外,鎢及鎢制品出口總額7.3億美元,其中出口日本2.3億美元,占比31.67%,位居第壹,出口美國0.88億美元,占比1.210%,位居第三。其他稀有金屬如鈹、鉻、鍺、鎵(含銦)等稀有金屬共出口5億美元,其中對日本出口31萬美元,占61.8%;對美國出口5500萬美元,占比10.94%。

由於近年來礦業權的下放,各類稀有金屬礦和煤礦壹樣,陷入了壹哄而上開采的混亂局面,導致我國大量戰略性稀有金屬資源被浪費、破壞和廉價出售。壹些個人、單位和地方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和個人得失,濫挖濫采稀有金屬。出口產品大多是未經軋制、鍛造、簡單加工的初級產品,換來的資金得不償失。

以銦為例,這種稀缺資源全球儲量只有幾噸,其中80%來自中國。雖然銦在全世界都是稀缺資源,但中國的銦資源相對豐富。從65438年到0995年,中國超越法國,成為世界原生銦最大生產國。截至目前,原生銦年產量占全球80%以上。然而,中國開采的銦大多銷往國外,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日本的消費量占全球的70%,所以中國基本上出口90%以上,銦主要用於液晶屏。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稀土、鎢等稀有金屬資源,不就是以這種不加控制、有管理的方式被肆意開采、廉價出售嗎?妳有稀缺資源,妳就有話語權。稍微關註的人都知道,巴西和澳大利亞在鐵礦石資源上卡住了中國的脖子。人家漫天要錢,寶鋼等中企很無奈。當我們在寶山時,我們放棄了稀有金屬。因為這些行業的管理者目光短淺,為了蠅頭小利和眼前利益,隨意拋掉,在外商面前低價競爭,甚至把定價的“話語權”拱手相讓!讓美國、日本等國撿大便宜,以極低的價格輕松攫取大量中國獨有的稀有戰略資源,然後大量囤積。

稀有金屬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戰略物資,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發展和生存的命脈。在為GDP增長引進外資的時候,我們為不斷更新淘汰的所謂“知識產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然而,面對不可再生、賣得少壹點、甚至可以用來制造精確制導武器攻擊我們自己的稀有金屬資源,壹些人目光短淺、迷茫、盲目,看不到其巨大的戰略價值、戰略胸懷和憂患意識。真的是“賣了妳的田也不心疼”,甚至不顧國家的發展和安全!

加強儲備,規範壹些重要有色金屬的開采、生產和出口,是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做的事情。例如,美國是世界上第壹個實行礦產儲備的國家,盡管其可觀的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壹。美國為了保護自己的資源,查封了大量礦山,從國外進口礦產品。這樣,壹旦國際市場緊張,價格暴漲,美國就可能拋出儲備,打壓價格。

美國、西歐和日本多年來壹直嚴格限制向中國出售武器。任何可能提高中國軍事裝備的技術、裝備和資源都會受到嚴格控制,他們的狼子野心就是阻止中國強大。但是,我們卻爭先恐後地把能夠對戰略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稀有資源推向國外,為別有用心的反華勢力儲備和積累能夠反過來攻擊我們的戰略資源開了綠燈。為什麽不能向那些卡在中國脖子上的國家學習,制定法律法規,嚴格控制稀有金屬的開采權,尤其是關系到戰略資源的開采權,嚴格限制出口?

美日等國未雨綢繆,壹直在刻意囤積戰略物資,以備未來激烈競爭甚至戰爭。我們是麻木不仁還是立即采取措施?我國嚴控稀有金屬出口刻不容緩!這些稀有金屬有的已經基本開采完了,中國以後還會回去高價從國外買回來。整頓稀土行業,嚴控戰略資源出口刻不容緩。

2006年5月,日本政府將提出“國家能源戰略計劃”。根據新的“戰略計劃”,日本將擴大稀有金屬的戰略儲備範圍,以防止這些稀有金屬的短缺影響日本經濟的正常發展。專家指出,作為關系經濟和國防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日本和美國擁有大量儲備,其中相當壹部分從中國進口,但中國對壹些稀有金屬的生產和出口缺乏有效的調控和管理,這種狀況必須盡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