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什麽意義

《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什麽意義

鎮江焦山江心島《瘞鶴銘》摩崖石刻.瘞,埋葬.壹個書法家,家養的鶴死了,埋了並寫了銘文.凡是歷史上有名字的書法家都在這裏留下了書法摩崖石刻,並拓了此銘而去.後來遭雷擊滑坡,碑文下半截落入江中,再後來,上半段也消失了,傳世的拓片多為偽作. 瘞鶴銘:刻於南朝·梁(傳)天監十三年(514年),陶弘景書.楷書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瘞鶴銘外景中唐以後始有著錄,後遭雷擊崩落長江中,南宋淳熙間挽出壹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余字.乾隆二十二年嵌於焦山定慧寺壁間,***九十余字.《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被譽為“大字之祖”,其藝術影響力綿長悠久、遠及海外.自宋代《瘞鶴銘》殘石被發現以來,歷代書法家均給予其高度評價,對它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討壹直沒有停止過,且至今未有定論,成為千古之謎.清代康熙52年,閑居鎮江的蘇州知府陳鵬年曾募工打撈出5方《瘞鶴銘》殘石,***93字.經歷代專家考證,《瘞鶴銘》原文應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自此,《瘞鶴銘》殘石的打撈成為縈繞在學術界的壹種“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