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硬件:985、211的高校的MBA項目壹定是好的嗎?並不是!
MBA的含金量壹方面由院校知名度也就是我們說的985、211院校,這在壹定程度上,說明院校的師資、項目資源是比較優秀的。
另壹方面,MBA引入國內的時間不長,而MBA項目也有國際認證,因此MBA項目的實力如何,可以去看看院校商學院獲得的國際三大認證數量是多少。
題主已經是在讀院校了,院校的硬件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比如培養的專業方向、教授的師資。因此我們在選擇院校的時候,除了要看院校是否985、211,還要看MBA項目獲得的國際認證數量、合作國內外院校的實力、項目特色等,例如某些院校是有和企業合作、就業推薦,也可作為就業的參考。
二、軟件:我們讀MBA最終能收獲什麽,更多取決於我們在入學前想要通過MBA獲取什麽。在就讀的過程中,主動獲取。
當然了,這也是和院校的選擇有莫大的關系,有的人在入學前,也沒想到MBA能帶給自己什麽價值,但身邊同學、老師都非常優秀,都在督促我們不斷前行。而有的院校,身邊大多都是想獲得壹個文憑,或者說MBA項目成立時間不長,師資、資源、項目跟不上,自然大家的感覺都沒什麽收獲。這也告訴我們院校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說本身我們的院校資源並不充足,身邊的同學也並非是非常厲害的精英人群,那麽就需要我們主動出擊,遇到問題,主動找教授,同學討論,積極尋找優秀的同學,認真的維持人脈關系,在小組討論時,壹樣是尋找優秀的小夥伴組成小組,積極參與,提升自己的視野、思維能力。
因此如果自己在入學前,要思考壹個問題:自己讀MBA,期望獲得什麽?然後努力去實現。沒有什麽東西,是別人主動送上來的。
例如人脈資源這塊,在讀書期間,並沒有重視交友、建立人脈,之後也沒有刻意的維護關系,畢業後能收獲的人脈資源數量、質量都十分有限。
比如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獲得更多職業發展機會也是需要題主主動的學習、展現自我獲得的,並不是說讀完MBA了,就有必然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