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強學習。要著重加強三個方面的學習。壹是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決策能力。恩格斯指出:“壹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開展理論學習,增強理論思維,提高理論水平,是提升黨員幹部決策能力的重要途徑。二是向實踐學習,增強執政本領。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壹方面,總結以往實踐經驗,反思實踐探索中的偏差和不足,完善工作方法、工作措施。另壹方面,學習借鑒其他地區工作實踐中的先進經驗,學習借鑒兄弟省市法制工作好的做法。三是向群眾學習,密切幹群關系。要以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請教。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思想實際和生產生活實際,始終關註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不斷總結群眾實踐中的新做法、新經驗、新創造,以群眾的智慧豐富工作思路。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督改進工作方法。
第三,愛崗敬業。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壹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壹種普遍要求。愛崗敬業應是壹種普遍的奉獻精神。只有愛崗敬業的人,才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鉆研學習,壹絲不茍、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壹大批黨和人民的好幹部都是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勤政為民。政府法制工作是壹個崇高的崗位,光榮而神聖。我們做的每壹項工作,包括審核的每壹個立法件,辦理的每壹個復議案件,出臺的每壹個文件都會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沒有壹顆愛崗敬業的心,是做不好的。
第四,勇於創新。政府法制工作要不斷發展,不能等、靠、要、抄,必須堅持創新。如何創新?創新源於思想的解放,創新的方法來自實踐,來自群眾,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苦思冥想,不是紙上談兵。善於發現問題、盯著問題做工作,是工作創新的重要切入點。首先要敢於正視問題。再就是查找問題時,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問題到底在哪裏,應有分析和思考。善於在深知上情、熟知下情、真知“行”情的結合點上做工作,是工作創新的重要途徑。上級的指示精神是我們工作創新的依據,下面的情況是創造性地落實上級指示精神的依托。在工作中要實現創新的目的,我們就需要在這三者結合點上下功夫。善於調查研究,並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新的工作思路,是工作創新的關鍵所在。工作調研要明確主題,著眼於解決實際問題,重在了解真實情況,研究解決問題,指導推動工作。要多開展省領導和社會普遍關註的熱點、難點問題調研,為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幫助省領導解決實際問題。
第五,加強團結。團結是壹切工作的基礎,壹個單位只要團結搞好了,心往壹處想、勁往壹處使,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搞好團結,總的原則是“以大局為重、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做人要豁達,也就是要大度。古人就說過“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們做不到肚裏能撐船,但凡事要有大度,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因為妳今天對我態度不好、口氣重壹點,明天我也用同樣方式報復妳,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隔閡,在工作中就會出現別扭。做人還要厚道,俗話說“妳敬我壹尺、我敬妳壹丈”,對人還是要厚道、要敬重,要誠實、要提高自我修養,有什麽問題當面說,千萬不要背後議論,說三道四,互相猜疑。做人要經常換位思考,這就要求我們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說出的話、所辦的事,要處在別人的角度考慮能否接受。做人要有平常心,不要事事處處都和別人相比,要知足常樂。
第六,廉潔奉公。“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貪者,政之禍也,民之賊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古人已經為我們作了很好地概括。廉潔奉公是公務員必須具有的思想品格和職業道德。廉潔是從政者安身立命的道德底線。我們要做到公字當頭,壹心為公,在處理各種公務時常懷律己之心,在金錢、名利、地位等各種誘惑面前不動搖,嚴格要求自己,不以壹己之私利損害國家及公眾的利益。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政治警覺,做到謹慎交友、冷靜交友、從善交友、擇廉交友,豐富自己的涵養,提高自己的境界,保持自身良好形象。同時,我們對工作要嚴格把關,為基層機關廉潔執法提供保障。在制度建設和規範性文件審查中,就要著重審查是否越權設定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事業性收費,是否違法減損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權利,是否增加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義務,是否存在地方保護、部門保護、行業壟斷、行政壟斷等內容,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在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中,就是要根據行政執法權力運行特點,突出重點監督對象、監督內容,抓住監督難點,盯住關鍵環節,積極創新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