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敗俱傷是什麽意思
兩敗俱傷(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有兩虎爭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壹舉而兼兩虎也。’”?
衍生典故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宦者傳論》:“雖有聖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兩敗俱傷”。
春秋時期,魯國的壹座山上忽然出現了兩只老虎,嚇得當地百姓幾乎不敢出門,更不要說上山了。老虎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當地百姓的生活,為此官府組織了幾次狩獵,可惜都沒能制服那兩只老虎。
過了壹段時間,當地壹位名叫卞莊子的青年,和自己旁邊旅店的壹個夥計,兩人集結了壹幫人,拿著刀劍棍棒,要上山打老虎,準備為民除害。
壹行人全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沒走多長時間就到了山頂。大家分散開來,四處尋找害人的老虎。
突然,幾聲短促的虎嘯,將整個山林都震動了。大家集結到壹起,在壹個開闊的山坳裏,看到壹大壹小兩只吊睛白額老虎正在怒目相視,壹副將要決鬥的架勢。老虎的旁邊還橫臥著壹頭牛,壹動也不動,顯然已經被老虎咬死了。?
卞莊子從腰間拔下刀,握在手裏,悄悄地向前走,剛要沖上去,就被旅店夥計制止了。卞莊子不滿地說:“為什麽不讓我去抓那兩只老虎?”旅店夥計不緊不慢地說:“不要著急,現在這兩只老虎很顯然都想得到那頭牛,所以壹會兒勢必會發生爭鬥。
俗話說‘兩虎相爭,必有壹傷’,照現在的情形來看,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小老虎被咬死,大老虎受傷。我們何不等到它們鬥到兩敗俱傷,可以輕而易舉地壹次消滅兩只老虎,這難道不是壹舉兩得的事情嗎?”
卞莊子聽完旅店夥計的話,覺得很有道理,
不住地點頭,稱贊他聰明。壹行人藏在壹棵大樹後面靜靜地等待,果然,沒過多久,兩只老虎就打了起來。
妳撲我剪、妳踢我咬,只壹袋煙的工夫,大老虎就咬死了小老虎,同時自己也受了重傷,有氣無力地躺在地上喘粗氣。?
卞莊子瞅準時機,帶人沖下山坳,三下兩下就打死了大老虎。卞莊子叫村裏人擡著兩只死老虎,高高興興地回村子去了,從此全村人再也不用受到老虎的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