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2月13日,安徽沒有後面是寧的城市,安徽的下轄城市有:
1、亳州:
亳州簡稱亳,古稱“譙城”,安徽省轄地級市。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壹。
2、池州:
池州,簡稱“池”,別名“秋浦”,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濱江港口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3、宣城: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城市,皖東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4、六安:
六安,別稱“臯城”,“皖西”,安徽省轄地級市,皖江城市帶接點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陸路交通運輸樞紐城市,長三角城市群城市之壹。
5、滁州:
滁州,簡稱“滁”,古稱塗中、清流、新昌,安徽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重要壹翼、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6、宿州:
宿州,別稱宿城,安徽省轄地級市,建設為皖蘇魯豫四省交匯區域的新興中心城市,打造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地處安徽省北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安徽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7、阜陽:
阜陽,安徽省轄地級市,簡稱阜,古稱汝陰、順昌、潁州,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安徽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中原經濟區東部門戶城市。
8、黃山:
黃山,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安徽省轄地級市,杭州都市圈成員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核心城市,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縣、杭州市臨安區為鄰。
9、安慶:
安慶,簡稱“宜”,安徽省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北岸,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總面積13589.99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821平方千米。
10、銅陵:
銅陵,簡稱“銅”, 別名銅都, 古稱定陵、義安,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主軸線城市。
11、淮北:
淮北,別稱相城,安徽省轄地級市,全國重要的資源型城市,打造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北部,北接宿州市蕭縣,南臨亳州市蒙城縣、渦陽縣,東與宿州市埇橋區毗鄰,西連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12、馬鞍山:
馬鞍山,簡稱“馬”,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
13、淮南:
淮南,古稱州來,安徽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華東地區以煤炭、電力為主的能源生產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14、蚌埠: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安徽省轄地級市,安徽省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員,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15、蕪湖:
蕪湖,簡稱“蕪”,別稱江城、鳩茲,安徽省轄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壹,是華東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業基地、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總面積6026平方千米。
16、合肥: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