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構成本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壹條,編造虛假的險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發布,或者明知是虛假的情況而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社交平臺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特別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就這裏說的特斯拉事件來說,用惡意傳播不實言論還是有點不合適的,因為在刑法中,對惡意傳播不實言論的處罰主要是第291條,這是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而這個罪是針對事件的,比如虛構的災難或者危險情況,不適用於特斯拉事件。
就特斯拉事件而言,很像誹謗罪的規定。雖然誹謗罪中的主體是指他人,但本案中,陳先生所侵害的個人是公司。至於《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故意捏造事實貶低、誹謗他人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至於陳先生之前對特斯拉剎車失靈的指責,在這裏已經構成了虛假訴訟罪。本罪定義為:虛假訴訟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單位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以捏造的事實進行虛假訴訟罪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所以如果特斯拉追究陳先生的民事和刑事責任,陳先生就得坐牢。就算特斯拉不追究陳先生的責任,那麽陳先生也會承認特斯拉的剎車失靈,自動加速。這件事已經不是壹句道歉就能解決的了。
最重要的是,陳先生為此事去法院起訴,那麽現在他承認捏造事實,眼前的虛假訴訟罪就塵埃落定了!
涉及惡意傳播虛假陳述的法律法規
1.編造並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構成本罪屬於非常嚴重的情形,直接觸犯了刑法。比如張三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發帖,某地發生地震,造成多人死傷,並瘋狂傳播,最終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後果,那麽張三就構成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因此,本罪的客體是指社會集體。
第二,侮辱和誹謗罪
侮辱誹謗罪屬於刑事自訴範疇,也就是說,被侵權人不提起訴訟,侵權人就不受追究。比如張三在公開場合或者社交平臺上散布、捏造壹些關於李四的事情,使李四的名譽受到損害,那麽張三就構成了侮辱誹謗罪。
第三,散布謠言
對於造謠罪,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違反本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輕微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其實大家都很熟悉造謠罪。比如某超市突然搶購食鹽。仔細壹問,是壹個老頭老太太造謠說鹽運不進來,要趕緊搶購。這是典型的造謠。
比如前段時間有人散布謠言,說某超市賣的肉有蟲子,不要買,造成了超市的豬肉滯銷。這是典型的謠言。
惡意散布不實言論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如果是為了散布災難或警告,如果是散布虛假信息貶低他人,則構成侮辱、誹謗罪,如果是散布虛假信息擾亂社會秩序,則構成造謠罪。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