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裏的合昏花是夜合花,又名夜香木蘭,喜溫暖濕潤和半陰半陽環境,葉子朝開夜合。
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佳人》。
原文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文
壹位容貌絕倫美麗女人,孤獨地住在幽深的山谷。
自稱出身名門清白女子,飄零淪落在荒山野林中。
當年關中壹帶戰火連天,自己的兄弟也慘遭殺戮。
官高祿厚又有什麽用處,連骸骨都沒能收進墳墓。
世間萬事險惡變化無常,萬事就像那搖曳的燭光。
薄情寡義的丈夫厭棄我,愛上貌美如玉美麗新婦。
夜合花尚知道花開百合,鴛鴦鳥雙棲不只身獨宿。
丈夫眼裏只有新人笑容,哪聽得到我的悲傷啼哭。
大山裏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後泉水就染上汙濁。
等待侍女變賣珍珠回來,牽起藤蘿修補破漏茅屋。
不去采摘鮮花裝飾鬢發,喜愛翠柏堅貞盡情摘采。
寒風吹動我薄薄的衣衫,日落黃昏我斜倚著青竹。
擴展資料:
夜合花樹姿小巧玲瓏,夏季開出綠白色球狀小花,晝開夜閉,幽香清雅,在南方常配植於公園和庭院中,南京地區常以盆栽觀賞,用它點綴客廳和居室。
植株: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全株各部無毛;樹皮灰色,小枝綠色,平滑,稍具角棱而有光澤。
葉:革質,橢圓形,狹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4(-28)厘米,寬2-4.5 (-9)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稍起波皺,邊緣稍反卷,側脈每邊8-10條,網眼稀疏;葉柄長5-10毫米;托葉痕達葉柄頂端。
花:花梗向下彎垂,具3-4苞片脫落痕。花圓球形,直徑3-4厘米,花被片9,肉質,倒卵形,腹面凹,外面的3片帶綠色,有5條縱脈紋,長約2厘米,內兩輪純白色,長3-4厘米,寬約4厘米;雄蕊長4-6毫米,花藥長約3毫米,藥隔伸出成短尖頭。
花絲白色,長約2毫米;雌蕊群綠色,卵形,長1.5-2厘米;心皮約10枚,狹卵形,長5-6毫米,背面有1縱溝至花柱基部,柱頭短,脫落後頂端平截;?
果:聚合果長約3厘米;蓇葖近木質;種子卵圓形,高約1厘米,內種皮褐色,腹面頂端具側孔,腹溝不明顯,基部尖。
花果期:花期夏季,在廣州幾全年持續開花,果期秋季。
《佳人》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遺降為華州司功參軍。
《佳人》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寫壹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 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家敗落,就遺棄了她,於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
在古代,以棄婦為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如《詩經》裏的《衛風·氓》,漢樂府裏的《上山采蘼蕪》等,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被廢棄的陳皇後,其中“夫何壹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兩句,正是杜甫《佳人》詩題的來源。
杜甫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隱居之誌,摘花不戴見其樸素無華,采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
詩人以純客觀敘述方法,兼采夾敘夾議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壹個在戰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並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