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滿洲剿匪之花”的可恥下場

“滿洲剿匪之花”的可恥下場

1938年的6月至8月,在抗聯第壹路軍的 歷史 上,是以全殲偽軍精銳索景清旅而載入史冊的,這是壹場與消滅邵本良齊名的戰鬥。

就在第壹次老嶺會議結束前後,楊靖宇收到了壹份重要情報,日偽當局已把他們的壹張“王牌”調來輯安,這就是以索景清為旅長的偽軍混成旅,下轄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兩個步兵團,還有壹個教導騎兵隊。偽輯安縣警察大隊也奉命受索旅指揮,全力配合“討伐”,駐紮地點為熱鬧街和青溝子。這時,輯安東岔偽警察分駐所所長劉邦林已被楊靖宇爭取為真心向我、假意附敵的“兩面所長”,接到命令後,他立即轉告給抗聯部隊。

“索旅”在偽滿軍中也算得“赫赫有名”,其兇殘和威風較邵本良有過之而無不及,該部原系屠殺熱河抗日人民的劊子手,1936年調至通化後,雙手又沾滿王鳳閣等抗日軍民的鮮血,為此,偽旅長索景清和邵本良壹樣,得到日本人的賞識,被授予少將軍銜,所部受封“滿洲剿匪之花”。如此壹來,索景清及其實際上的“頂頭上司”、旅內日本教官(即指導官)飯冢中佐更被“勝利”沖昏頭腦,喊出了“包打楊靖宇”的狂言。面對洶洶強敵,楊靖宇和魏拯民等冷靜地分析了敵情,決定抓住敵軍急於求成、驕傲自大的弱點,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經研究決定,誘敵任務由魏拯民擔負,率第二軍教導團襲擊蚊子溝偽警察分駐所,“引蛇出洞”至蚊子溝西南壹個叫家什房子的地方,楊靖宇率大部隊在此等候。

按預定計劃,戰鬥於6月6日打響,在魏拯民指揮下,第二軍教導團和第壹軍第二師壹部250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蚊子溝“集團部落”,繳獲偽警察分駐所和偽自衛團步槍20余支,次日淩晨撤往家什房子方向。

偽軍索旅剛到輯安,立足未穩便遭當頭壹棒,惱羞成怒之余,即派三十二團壹個營,由縣偽警隊帶路,從熱鬧街出發,經天橋溝來到蚊子溝,經數日搜尋,壹無所獲,遂在蚊子溝駐紮。

至此,形成了敵已誘出但未立即上鉤的新形勢,戰士們埋伏四天仍未見敵蹤,軍心不免浮動,此時的楊靖宇依舊沈著鎮定,告誡戰士堅持下去、不要松勁。6月11日晚,第壹軍電話員偵聽到偽軍索旅為索取給養給輯安縣城打的電話,楊靖宇得知後,於當夜派小部隊在公路上設伏,在小青溝拐彎處伏擊敵軍,繳獲壹車白面餅,俘虜全部押車敵軍,然後有意放走兩個回去報信,以調動敵人。

在壹連串打擊面前,敵人果然中計。6月12日晨,偽索旅三十二團步兵營約120人,終於進入了家什房子溝口第壹軍的埋伏圈。只聽楊靖宇壹聲令下,十幾挺機槍壹齊射向敵人,偽軍頃刻間死傷狼藉,剩下的驚魂未定,只見抗聯勇士的刺刀槍口已直逼面前,於是紛紛舉手投降,戰鬥不到壹個小時,偽軍死傷30余人、被俘80余人,全軍覆沒。抗聯繳獲輕機槍7挺、手槍10支、步槍百余支、望遠鏡2架及彈藥給養大批,傷亡僅2人。戰後,楊靖宇在慶功大會上講話說:“這是老嶺會議之後,我們和第二軍部隊會師後打的頭壹仗,收獲不小,‘滿洲剿匪之花’開始‘蔫巴’了。”[37]隨後,楊靖宇表彰了有功戰士和提供情報的劉邦林,譽之為“無線電”。

7月上旬,楊靖宇又從劉邦林處得到情報,偽索旅三十二團又抽調兩個連組建先鋒營出發,目的地是雙岔河,立即派警衛旅在此設伏,待偽索旅先鋒營到達時,當即包圍繳械,兩名偽連長也當了俘虜。戰後,楊靖宇對軍部參謀長楊俊衡說:“這回,咱們又掐掉‘滿洲剿匪之花’兩個花瓣,以後有機會,要把這朵毒花全部打掉!”[38]7月底,偽軍索旅教導騎兵隊和第三十三團350余人傾巢出動,從輯安縣城直奔通輯公路長岡段,試圖為已經丟盔棄甲的第三十二團同夥報仇,但這壹次等待他們的是徹底覆滅。

這時,楊靖宇率領警衛旅和第壹軍第二師(即第壹方面軍),正在輯安長岡廟嶺壹帶籌集給養,晚間住在與長岡廟嶺壹嶺之隔的八寶溝小堡屯。8月1日晚,楊靖宇、魏拯民、楊俊衡、伊俊山等研究決定,次日出發去小堡西北方向的壹個村屯籌集給養。2日上午部隊剛剛出發,就見壹名老鄉氣喘籲籲地前來報告,說長岡公路上來了壹支日偽軍,從他的敘述中人們得知,他家住在公路旁,日偽軍路過時,兩個偽軍闖進門來,說團長要吃大蔥,壹番翻箱倒櫃後,空著手罵罵咧咧地走了,待他們稍壹走遠,這位老鄉跟出了門,只見公路上日偽軍密密麻麻壹片,他不顧家中壹片狼藉,趕忙翻越山嶺前來報告。

楊靖宇聽罷,頓感這是壹個偵察敵情的好機會,於是派壹名戰士返回小堡屯,拿來大蔥大醬,在仔細叮囑老鄉後,派壹名偵察員陪同他返回。回到廟嶺後,偵察員隱蔽在公路旁的樹叢草棵中,老鄉則按楊靖宇的囑咐,“殷勤服侍”日偽軍官,從敵人的談話中得知了偽軍番號和下午4點出發的消息,隨即以洗大蔥為名出門,將所有信息告知偵察員,偵察員又立即返回部隊報告。聽完偵察員的報告,楊靖宇和其他幹部研究決定,將現有的450人開往廟嶺,命令下達後,戰士們後隊變前隊,翻山越嶺開往廟嶺,途中遇到大批逃避偽軍燒殺搶掠的鄉親,他們扶老攜幼、背包提簍,好不淒慘。楊靖宇即令部隊暫停前進,集中力量安置鄉親,任務結束後,部隊進至廟嶺,楊靖宇在山頂以望遠鏡瞭望公路,只見偽軍們橫七豎八地在公路上休息,脫下的衣衫掛滿公路兩旁的樹幹。在觀察地形後,楊靖宇決定利用敵軍尚未發覺我軍行蹤和意圖的有利條件,“把敵人往下放壹放,待距離近壹些再打,可派壹個連穿過長岡公路占據對面的制高點,再在長岡公路與通向八寶溝山路的交叉口處設下伏兵,待敵人起隊行進到我軍設下的埋伏線時,就能徹底消滅這股敵人”[39]。司令部壹致贊同楊靖宇的作戰方案,接著楊靖宇指示二師派壹個連占領制高點,連長率隊出發時,楊靖宇再三叮嚀:“我們占領了這個制高點,就可以居高臨下打擊敵人,敵人就沒有了退路。”[40]這個連出發後,楊靖宇率其余部隊沿埋財溝行進至長岡公路,在預定地點設伏。

這時已近下午4時,站在山頭上可以見到敵人正在穿衣整隊,有的戰士希望楊靖宇趕快下令開始戰鬥,楊靖宇胸有成竹地回答:“不急,作戰要掌握時機,現在敵人剛起身,離林子很近,我們壹開槍,他們就會鉆到林子裏去,達不到我們消滅敵人的目的。要等敵人進入我們的埋伏線再打不遲。”[41]待敵人全部進入埋伏圈後,隨著楊靖宇壹聲令下,機槍、步槍壹齊射向敵人,壹陣猛烈射擊後,抗聯戰士在吶喊聲中沖下山頭,將敵人分割開來,近戰肉搏。

正當戰鬥激烈進行且我軍已占優勢之際,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戰前被派去占領制高點的那個連見大部隊已開始肉搏戰,未經請示即擅自沖下山頭,敵人發覺制高點空虛後,即將其搶占,並架起機槍、居高臨下掃射抗聯部隊,增加了我軍傷亡,楊靖宇見狀,急令第壹方面軍全力奪回山頭制高點,但在敵人的猛烈火力之下,不僅幾次沖鋒未成,而且犧牲了帶隊指揮員、第壹軍參謀長楊俊衡,這位東北抗日聯軍的優秀指揮員身經百戰,是第二次西征的主要領導人,楊靖宇驚聞噩耗,悲憤交加,大聲喊道:“縱然打死壹百個敵人,也抵償不了壹個優秀***產黨員的生命,壹定要為楊參謀長報仇。”[42]話音未落,楊靖宇指揮機槍連集中火力射擊山頭敵軍,壹時間,戰場被機槍射擊聲和戰士們“為楊參謀長報仇!”的口號聲淹沒。又經幾輪沖殺,山頭制高點終被抗聯奪回,將偽軍完全壓縮回谷底包圍圈。戰鬥至傍晚勝利結束。此役殲敵百余人,其中斃傷60余人,日本指導官西田重隆騎兵中尉和高岡武治步兵上尉均被當場擊斃。繳獲機關槍4挺、步槍50余支、匣槍4支、望遠鏡2架、軍需物品大批,群眾謂之“長岡大捷”。日偽當局也不得不在8月8日的《泰東日報》和10月《治安概況月報》中承認:“滿軍索部隊在輯安縣第壹區長岡,同楊部畢團長以下約300名交戰,受到重大傷亡和損失。”[43]應當指出的是,這時也正是日軍在中蘇交界處的張鼓峰(又稱張高峰)向蘇軍挑釁之時,正是在蘇聯紅軍的頑強抗擊和東北抗日聯軍的有力牽制下,日本侵略者的試探性進攻不到半月,即以慘敗求和收場。

從家什房子戰鬥到長岡大捷,僅僅50天中,“包打楊靖宇”的狂言就變成了“楊靖宇包打”的現實,“滿洲剿匪之花”索景清比“國軍之精華”邵本良失敗得更加迅速。從此,索景清和他的部隊在東北戰場上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