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信托,很多南粉們會比較陌生。其實,它和銀行、證券、保險常常被喻為金融領域的四大支柱。作為理財界的“高富帥”產品,信托總是帶著壹股神秘色彩。那到底什麽是信托呢?個人投資者是如何參與其中的?
傳說在遙遠的古埃及,壹家之主去世前會將財產交給可靠的人代為管理,並通過遺囑的方式指定財產繼承人,這種“遺囑托孤”的行為被稱為“原始信托”。
再說說我們常常看的《三國演義》,其中講述了劉備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這種只憑彼此的壹個約定,就可以把壹個國家交給妳的契約精神,其實就是壹種簡易的信托。
因此,我們也不難看出信托的核心——那就是“信任”。
信托的兩大功能01
財產管理功能
詳細來說,信托就是委托人基於信任,將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讓其以委托人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對財產進行管理或處置的行為。
聽起來有點繞口難懂,但壹句話總結:“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這也是信托的基本功能——財產管理功能。
而且,這裏要註意的是委托財產既可以是我們熟知的股票、債券、土地、房屋等有形資產,也可以是知識產權這樣的無形資產。
於是,按照委托財產性質的不同,信托業務可以分為金錢信托、動產信托、不動產信托、有價證券信托等等。
02
資金融通功能
後來隨著信托制度的成熟,信托也從單純的財產代管演變成集財產管理、資金融通和社會公益等功能為壹體的金融制度安排。
例如,我們常說的信托投資就指的是信托的資金融通功能,即資金信托。在我國,信托公司依據《信托法》並在銀監會的監督下開發信托業務和產品,利用其專業知識投資金融市場、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最終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信托理財有何特點?了解完什麽是信托,就到了投資者們較為關註的壹個問題了:既然信托投資也是理財的壹種,那它有何特點呢?
01
首先,風險相對可控。
南南在上文也提及到信托投資有三個主體,即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這也就導致信托財產的所有權、管理權和受益權是相互分離的。
壹般來說,信托投資的受益人在獲得資金的同時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或擔保,對於投資者而言,產品的安全性也就有了壹定程度上的保障。
同時,受托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托公司,目前全國符合要求的信托機構壹***才68家,這也意味著信托牌照的稀缺性。而且這些信托機構在進行業務時會受到銀監會的嚴監管,這也壹定程度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02
其次,信托投資門檻高。
以我們較為熟悉的基金為例,它的起投門檻就比較低,在直銷網站上很多都可以壹元起購。而信托產品的起投門檻就遠遠不止了,大多數在100萬,當然目前也存在不少30萬起購的產品。
那是不是只要錢夠了就可以買了?
其實不然,根據2018年4月27日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信托產品只能接受合格投資者的投資。那什麽樣的個人投資者才符合合格投資者認定呢,可以查詢文字版中的表格哦。
總結來說,個人投資者在投資信托產品時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同時也要有足夠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承擔能力。
03
最後,投資方式靈活。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2019年信托的資金流向主要是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基礎產業、房地產等,尤其是工商企業占據了30.6%。
不難看出,信托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投資三大領域,同時它也可以進行股權、貸款等多種形式的靈活運作。
04
收益率高於壹般理財產品
也正因為投資方式的靈活性和投資領域的廣泛性,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高於壹般理財產品。
根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統計,2019年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12%。雖然隨著剛性兌付被打破以及凈值化管理的推進,信托等固收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面臨下行風險,但也並未影響信托的收益率仍然高於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
信托投資註意事項說到這裏,可能不少投資者對信托理財有了初步的認識。作為理財中的“高富帥”產品,最後南南也提幾點投資的註意事項:
第壹:符合規定的合格投資者在進行信托投資時壹定要通過正規的購買渠道進行購買。
我們常見的信托產品購買渠道有信托公司直銷、銀行代銷和第三方機構代銷等。但隨著第三方機構越來越多,發展也良莠不齊,因此個人投資者在購買時壹定不能掉以輕心哦。
第二:信托產品整體的投資期限較長,所以在短期內有資金需求的南粉們壹定要謹慎選擇。
最後:信托產品雖有抵押、擔保等“安全墊”保障,但其也並不是毫無風險的,所以選擇這類產品時也要結合自己的風險能力哦~說了這麽多,可能不少南粉們會感嘆了:這類投資產品門檻這麽高,不太適合我。但理財知識無邊界,多了解壹些投資技巧,說不定哪天我們就用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