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七美德是指哪七種美德?七宗罪又是指哪七宗?

七美德是指哪七種美德?七宗罪又是指哪七宗?

七美德是人類所擁有的7種美好的情感,分別是:

忠誠、希望、慷慨、正義、堅韌、節制、節儉。

七宗罪是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分別是:

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

七美德(The Seven Holy Virtues):源自天主教位列出的七種世人值得稱贊的總結。

七宗罪(拉丁語: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語: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稱七罪宗,或稱七大罪或七原罪,屬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

擴展資料:

七宗罪來源:

最初,受過古希臘神學及哲學的修士埃瓦格裏烏斯·龐帝古斯定義出八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分別是暴食、色欲、貪婪、憂郁、暴怒、懶惰、虛榮及傲慢。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尤以傲慢為甚。

六世紀後期,教宗額我略壹世將那八種罪行減至七項罪行,將虛榮並歸入傲慢;憂郁並歸入懶惰,並加入嫉妒。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違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欲。

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按照天主教教義中的“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壹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提出了現在的七宗罪。“重大”在這裏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會引發其他罪行的發生,例如盜賊的貪婪源於欲望。

百度百科-七美德

百度百科-七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