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顯著貢獻的個體工商戶,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職責範圍內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活動提供服務,依法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個體工商戶公布有關監督管理的信息,公開監督管理制度,並規範監督管理行為。第四條 對符合社會最低生活保障條件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以及其他符合規定條件從事個體經營的人員,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規定落實優惠政策。
外地人員到本地從事個體經營活動的,與本地個體工商戶享受同等待遇。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簡化個體工商戶有關證照的辦理手續,對需要審批、核準或者備案的事項,應當公開相關的制度、條件和程序。第六條 營業執照是個體工商戶從事經營活動的合法憑證,除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繳或者吊銷。第七條 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壹)對經核準登記的字號名稱依法享有名稱權;
(二)在核準登記的範圍內依法自主經營;
(三)依法雇請、招收、辭退員工、學徒;
(四)依法申請取得專利權和註冊商標專用權;
(五)憑營業執照刻制營業用章、合同用章;
(六)自行制定商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準,屬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價的除外;
(七)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帳戶,申請貸款;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八條 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有權申報並依法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任職資格。個體工商戶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評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享受相應的優惠待遇。第九條 鼓勵和支持個體工商戶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第十條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向個體工商戶攤派。
個體工商戶有權拒絕不出具財政部門統壹印(監)制票據的收費和罰款,並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第十壹條 個體工商戶合法使用的經營場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因建設需要拆遷的,應當按規定給予補償。第十二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依法成立個體勞動者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應當依照其章程,接受個體工商戶的投訴、咨詢,協調處理有關投訴事項,做好服務工作,並加強自律管理。第十三條 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壹)按照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登記項目從事經營活動;
(二)在規定時間內,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者直接向負責其登記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
(三)依法建立經營帳簿,繳納稅、費;
(四)誠實守信、守法經營,對用戶和消費者負責;
(五)明碼標價,亮證照經營,執行政府及其價格主管部門采取的價格幹預措施和價格緊急措施;
(六)保護員工、學徒的合法權益,按時足額支付員工勞動報酬;
(七)接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四條 個體工商戶應當與其雇請的員工、招收的學徒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得向員工、學徒收取押金和扣押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不得以其他非法方式強制保持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第十五條 個體工商戶不得與員工、學徒簽訂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員工、學徒因安全生產事故傷亡依法應當承擔責任的協議。第十六條 禁止招用或者變相招用童工。禁止虐待、侮辱、體罰、毆打、拘禁員工、學徒,指使、引誘或者脅迫員工、學徒從事非法活動。第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條規定,違法扣繳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的,由其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歸還,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造成經濟損失的,依法賠償。第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向個體工商戶攤派的,或者收費和罰款不出具財政部門統壹印(監)制票據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退還已收款物,並依法追究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