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萬
揮技術優勢發新服務內容創邱萬曉2010年至2012年,中國珠寶行業走過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來,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在國土資源部的領導下,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的指導下,發揮在行業內科技領先的優勢,註重珠寶科研創新,加強珠寶行業管理,積極提高檢驗技術,擴大珠寶培訓和對外交流,為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推動了中國珠寶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寶協會長徐德明到管理中心指導工作
1.加快珠寶行業科技創新,為中國珠寶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1 開展國家公益性專項研究項目——鉆石原產地項目研究
從2010年起,管理中心承擔的國土資源部公益性專項研究項目——“中國金剛石(鉆石)產地指紋特征及聯合國金伯利進程框架下的鉆石原產地研究”項目壹直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已完成了多項測試工作及數據的解譯,對我國山東、遼寧、湖南產金剛石的碳同位素組成、雜質元素、包體、表面形態和微細生長及溶蝕特征進行了研究;對津巴布韋金剛石開展了礦物學和寶石學研究,獲得了壹些可喜的科學發現。截至2012年6月,該項目已完成了項目結題報告的編寫,***計503頁,約27萬字,另附圖版350張。已正式發表論文13篇。
1.2 開展“黃色石英巖(黃龍玉)的成因機理及其資源的綜合利用研究”
這是管理中心申請的國土資源部公益性專項研究項目。管理中心收集了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目前收集文獻總數為259篇。同時,派研究人員赴雲南龍陵、安徽霍山等黃色石英巖礦區進行了野外地質考察,收集了研究樣品和資料,並對有關市場進行了考察,對霍山石英質玉石63塊原石樣品及2只黃色石英質玉石手鐲進行了相應的測試。
1.3 與企業合作開展和田玉皮色鑒別研究和碧璽處理鑒別研究
從2010年開始,管理中心兩次派人赴新疆對和田玉籽料、山料、戈壁料的產出地質環境進行了科學考察,采集和搜集了各類樣品和圖片,對部分帶皮樣品進行了紫外可見光譜、光致發光光譜、紅外光譜分析。主要進展有:
(1)對天然色皮的表面特征進行觀察和記錄,並找到了部分區分真假色皮的特征和指標;
(2)對真假籽料表面特征進行觀察和記錄,找到了壹些可用於實驗室鑒定的特征和指標,對凹坑和毛孔的部分可能形成原因和機理作了分析;
(3)找出了壹些可用於鑒定的典型假皮圖像和光譜及化學成分特征;
(4)開展了化學點滴測試研究,對真假皮中微量元素的差異,紫外輻照下真假皮的發光性特征及其鑒定意義開展工作,得到了部分利於鑒定的結果;
(5)擬出了實驗室鑒定真假籽料、籽料的真假色皮的鑒定程序。
到目前,管理中心已完成了和田玉真假籽料和色皮的鑒定程序,並用市場上見到的原石和成品(500件樣品)對鑒定程序進行了驗證。部分可公開成果在國內外主要寶石學會議上進行了演講,並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8篇相關論文。
碧璽是近兩年來市場上的熱銷寶石品種,價格上升很快,充填處理等現象屢見不鮮。為解決這個難題,管理中心集中了研究部和實驗室技術人員加強攻關,將壹線技術骨幹和新來的技術人員吸納進課題組,並將研究任務分成若幹個小任務落實到人。同時,課題組赴廣東海豐珠寶工廠實地考察碧璽充填處理過程,掌握了第壹手資料,收集了處理前後的樣品。管理中心對碧璽充填前後物理性質(如比重等)及紅外光譜進行了研究,對充填物質的有無毒性進行了測試,對拉曼光譜方法快速測試充填物質的儀器進行了試驗,對充填處理可接受底線進行了商討。目前,有2篇論文正式發表。
1.4 加強對珠寶檢測疑難問題的研究,服務中國珠寶行業
管理中心研究人員與實驗室技術人員對在實驗室珠寶檢測中遇到的難題展開了研究。研究內容及成果有:
(1)西藏紅色長石的成因。管理中心相關人員赴西藏進行了野外考察,並對樣品測試結果進行了解譯;
(2)祖母綠充填物質的鑒定、鉆石檢測方面(彩色鉆石、多過程處理鉆石鑒定)和新品種鑒定,有13篇論文發表;
(3)對有可能退樣的部分樣品進行檢測及資料調查,隨時溝通解決,提高實驗室的鑒定能力;
(4)天然黑色鉆石、處理黃色鉆石、處理粉紅色鉆石、合成鉆石的鑒定,***有6篇論文正式發表;
(5)對翡翠“新型”改色處理,紫色翡翠“色上加色”,染色處理、熒光異常雙色翡翠的鑒定等眾多課題開展了研究,對覆膜翡翠的寶石學特征進行了系統研究和總結,有2篇論文正式發表;
(6)水晶類的鑒定,研究輻照處理綠色水晶、人工合成綠色水晶和天然綠色水晶,有1篇論文正式發表;
(7)琥珀的鑒定。對市場上出現的新型壓制再造,復合處理琥珀新品種等進行鑒定和研究,有1篇論文正式發表;
(8)祖母綠充填物質的鑒定。管理中心赴哥倫比亞祖母綠礦區進行了考察,了解了祖母綠充油、充膠過程,與當地技術人員就祖母綠充填物質鑒定特征和方法進行了交流;
(9)對輻照處理彩色寶石(托帕石)進行了測試和整理,有1篇論文被《Gems&Gmeology》收錄。
2.積極發揮管理中心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引導中國珠寶行業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
2.1 成立了全國珠寶玉石首飾類產品質量檢驗專家委員會,加強珠寶行業管理
2010年3月,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管理中心的積極倡導下,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牽頭組建了全國珠寶玉石首飾類產品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會的職責是:為政府主管部門開展珠寶玉石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工作和珠寶首飾質檢機構監管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保障·協助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科學、公正、客觀地處理產品質量監督執法過程中出現的質檢機構間的質量爭議;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國內具備合法資質的珠寶首飾質檢機構,開展能力驗證和技術比對工作;促進國內珠寶首飾質檢機構技術能力的提高;開展全國珠寶首飾質檢機構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國內珠寶首飾質檢機構質量檢驗人員的職業素質;促進國內外珠寶首飾質檢機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委員會建立以來,已經起草並討論通過了《委員會章程》和《工作細則》,制定了委員會工作規劃,籌劃並開展了全國珠寶首飾類產品檢驗能力基本情況調查和授權實驗室的驗證比對等工作。委員會的建立及其工作的開展大大推進了我國珠寶首飾質檢工作朝著科學、公正的方向持續健康發展。
2011年1月,專家委員會在北京舉辦了全國性的鉆石分級比對實驗。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的要求,本次活動的參加單位為專家委員會委員所在的實驗室、開展鉆石分級業務的國家質檢中心以及自願參加的省級授權質檢機構等,***有14家實驗室參加。本次比對試驗所用的鉆石顏色分級測試樣品為各參加實驗室在線使用的比色石樣品。2月22日,專家委員會向國家質檢總局上報了《2010年首飾類產品質量檢驗實驗室比對試驗報告》。2011年6月,專家委員會在上海召開了總結會,通報了能力驗證的情況。本次活動發現了國內各實驗室在用參考樣品及國家標樣都存在嚴於國外檢測機構的顏色分級尺度的現象,這為各實驗室提高檢驗水平提供了現實依據,為國家質檢總局加強對鉆石分級承檢機構的管理、規範國內大量湧現的帶有國外證書的鉆石樣品提供了決策參考。專家委員會建議加強國內外鉆石分級標準之間差異的宣傳工作。
2012年2月中旬以來,管理中心陸續五次接到氣相沈澱法合成(CVD)、經熱處理的合成鉆石。同時,國外相關機構近期也在世界其他地方(美國、印度、新加坡、比利時等地)發現未經公示的CVD合成鉆石當成天然鉆石進入消費市場的情況。管理中心及時向國土資源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報告,同時積極采取措施,包括加強流程控制,加強排查的力度和密度,發出警示,利用《中國寶石》等媒體加強宣傳,加強科研,密切和上海鉆交所、DTC鉆石研究中心等國內國際行業機構的合作等,***同保護行業的信譽,保護消費信心。全國珠寶首飾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也發出了警示,並於5月份在上海召開的專家委員會年度會上通報了CVD合成鉆石的情況。
CVD合成鉆石檢驗技術交流會現場
2012年9月2日至3日,由管理中心主辦、全國珠寶玉石首飾質量檢驗技術專家委員會承辦、Forevermark和金伯利鉆石提供特別支持的CVD合成鉆石檢驗技術交流會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本次會議是壹場關於CVD合成鉆石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國際性交流會。管理中心聯合國內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骨幹以及國外大型鉆石機構的力量,嚴格區分合成鉆石與天然鉆石,確保鉆石市場的穩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珠寶商家及消費者權益。
2.2 利用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速推進珠寶玉石首飾標準化工作
為了滿足珠寶行業標準化工作開展以及行業發展的需求,根據《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規定》的要求,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了籌建寶石加工工藝、珠寶首飾評估、玉石雕刻工藝、人工寶石、珠寶玉石首飾鑲嵌工藝、珠寶首飾企業管理六個分技術委員會及增補委員的申請。
在國家標準方面,主要完成工作有:
(1)完成《珠寶玉石飾品產品元數據》國家標準會審工作,並積極督促標準研制單位進行了相關內容的修訂工作;
(2)進行《翡翠分級》國家標準結題報告評審,開展《翡翠分級》國家標準的宣貫與實施,先後到北京、香港、深圳、平洲、上海等地,對重點翡翠營銷企業、各地質檢機構積極開展標準的推廣,並開展了《翡翠分級》國家標準樣品的研制。《翡翠分級》國家標準獲得了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3)推進《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鉆石分級》三項基礎國家標準的報批和出版等工作,並針對新修改的《珠寶玉石名稱》、《珠寶玉石鑒定》和《鉆石分級》三項國家標準,分別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組織了標準宣貫會;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4)申請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硯石中的稀土元素》、《拋光鉆石質量測量允差的規定》、《無色透明翡翠(玻璃地)分級》、《硯石顯微鑒定方法》、《玉雕飾品評價標準》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並獲得了國家標管委的批準;
(5)做好了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標委會秘書處***征集到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2項,包括《雨花鑒賞石分級與評定指南》、《翡翠(黑色)分級》、《珠寶首飾合格判定準則》、《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飾品標識》、《獨山玉》、《鑲嵌飾品爪鑲牢固度的規定》、《珠寶行業售後技術服務規範》;
(6)完成了標準樣品研制申請,包括翡翠分級標準樣品的研制和鉆石分級比色石標準樣品復制計劃,完成了樣品研制復計劃的可行性報告;
國家珠寶玉石質檢師考試指定教材
(7)加強標準的宣貫與推廣實施。編輯了新版的《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飾品標準匯編》。
2.3 全國註冊珠寶質檢師考試專家委員會組織實施了2010年和2012年的全國註冊珠寶質檢師考試工作
2010年5月12日至6月25日,管理中心組織了2010年度全國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考前培訓,總計培訓人數256人,參加培訓人數占實際參加考試人數的43%。2010年7月3日至8日,在中國質檢協會的領導下,管理中心在中國地質大學成功組織舉辦了全國註冊珠寶質檢師考試,得到了相關領導和考生的好評。隨後,管理中心組織相關專家參與了閱卷等後期工作,為考試的最終順利完成貢獻了力量。這次考試全國***通過147人。
2012年度的國家註冊珠寶質量檢驗師(CGC)考試場景
全國註冊珠寶質檢師考試專家委員會組織實施的2012年度國家註冊珠寶質量檢驗師(CGC)考試於2012年6月24~29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為確保考試的順利進行,管理中心為考試組委會提供了40套實踐儀器並幫助布置實踐考場等服務工作,使此次考試順利圓滿地結束,同時為閱卷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此前,受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委托,由管理中心承擔的“2012年度全國註冊珠寶質量檢師執業資格考試”北京站的考前培訓工作於5月初啟動,培訓時間為5月7日至6月18日,***40余天,參加培訓人員近300人。全國已有近千人通過該項考試,獲得了“國家註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資格。
2.4 中寶協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組織2010年年度活動及2012年的換屆工作和委員會的考察工作
2010年7月5日~9日,管理中心組織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珠寶首飾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度活動。***52名成員參加了本次年度活動,深入了解了岫巖當地的“玉石文化”及市場發展規劃,了解了目前國內玉石設計加工工藝水平及沈陽地區的珠寶市場概況。
2012年2月9日下午,中寶協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換屆大會在昆明隆重召開,來自國內珠寶質檢評估機構、各省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企業等的委員代表***76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宣讀了《中寶協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修改說明》及修改後的《條例》相關內容、第四屆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推薦名單。對於下壹步工作,會議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壹是建立健全委員會工作制度;二是組織開展珠寶行業學術交流活動;三是開展珠寶玉石首飾的標準研制工作;四是開展新標準的宣貫及推廣等活動;五是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2.5 利用技術優勢,積極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技術服務,做好珠寶市場監督工作
管理中心利用技術優勢,提高技術水平,積極為企業、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技術檢測服務,以獲取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配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北京工商局等部門開展每年的珠寶市場監督抽查活動,積極為政府服務,為行業服務。
“3.15”珠寶消費大講堂活動現場
2011年3月15日上午,由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主辦,管理中心承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宣傳活動——“3.15”珠寶消費大講堂在管理中心多功能廳舉辦。這次活動以“優化消費環境、樂享和諧生活”為主題,主要內容是向消費者介紹關於鉆石、翡翠的基本知識。北京市副市長程紅同30多名消費者壹起參加了講座,參觀了陳列有真假珠寶樣品的珠寶知識展廳,聽取了講解人員對珠寶知識的介紹。程紅向管理中心頒發了2011~2012年度“消費教育示範基地”銅牌。通過這次活動,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管理市場提供了權威的依據,並對加強珠寶質量監督和市場監管提出了對策建議,以便進壹步規範珠寶市場。同時,每年的“3.15”,管理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番禺開展免費檢測周活動。在活動前舉辦3.15免費檢測活動專場新聞發布會,讓大眾媒體及行業媒體對活動進行充分的報道,讓更多的消費者及企業知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6 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了《CNAST0649鉆石分級與寶石鑒定》能力驗證計劃
北京市領導向管理中心授予2011~2012年度“消費教育示範基地”銅牌
2012年2月,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批準同意,管理中心組織實施了國內100家珠寶鑒定實驗室參與的《CNAST0649鉆石分級與寶石鑒定》能力驗證計劃。此次能力驗證活動參加實驗室覆蓋全國23個省及直轄市,其中大部分實驗室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占參加實驗室比例86%,其余實驗室也獲得相應的計量認證等資質證明。
CNASRL02《能力驗證規則》規定:申請認可和獲準認可的實驗室必須通過參加能力驗證活動(包括CNAS組織實施或承認的能力驗證計劃、實驗室間比對和測量審核)證明其技術能力。經過10個多月的努力,現該項工作已接近尾聲,正在編寫總結報告,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秘書處審核並批準發布。通過這次活動,加強了各珠寶檢測實驗室的橫向聯系,規範了珠寶玉石檢測行業;統壹了鉆石分級檢測尺度,避免了各質檢機構鉆石分級結果的差異;統壹了各珠寶檢測機構對新規格的鉆石顏色分級標準樣品掌握的尺度,維護了全國範圍內鉆石分級檢測技術水平的穩定;統壹了各珠寶檢測機構對充填處理碧璽判定的尺度。
3.大力加強珠寶培訓和對外交流,擴大宣傳,維護珠寶消費信心
3.1 發揮管理中心人員和技術優勢,加強珠寶從業人員培訓與管理
管理中心組織實施珠寶培訓日常教學工作,建立企業文化、營銷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教學體系,開展與企業專項培訓工作,面向消費者做好珠寶文化的宣傳推廣工作。目前,管理中心完成了培訓系列教材的部分編寫工作,其中《翡翠》《首飾設計》、《鉆石》、《營銷環境設計》已經出版。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3.2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1)每年4月、7月、9月和11月,管理中心與中寶協***同主辦上海、沈陽、深圳、北京國際珠寶展。管理中心作為展覽會唯壹指定的檢測咨詢機構,承擔展會期間的免費檢測咨詢工作。
(2)管理中心下屬的《中國寶石》雜誌針對消費者的需求,由原來的季刊變更為雙月刊,並對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改進,增加了發行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利用《芭莎珠寶》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網”的平臺,加大對珠寶行業的宣傳力度和消費者科普教育。
(3)管理中心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合作對象包括央視科教頻道、央視財經頻道、鳳凰衛視、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等電視傳媒,新浪網、搜狐網、新華網等網絡傳媒,《高爾夫時代》、《旅遊地理》等雜誌,制作的節目或文章以科研、標準、教育和鑒賞為內容,引導正確的珠寶文化消費觀。
(4)2010年7月,管理中心派首席研究員陸太進博士出席DTC在英國舉辦的鉆石會議,收集了國際最新鉆石研究成果。
(5)2010年9月,管理中心派人參觀了泰國珠寶展,並與泰國GIT研究所、泰寶協、泰國有關彩寶企業及在泰國的鑒定機構就彩寶分級標準及碧璽處理和市場等進行了調研。
(6)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研究部主任陳華參加了在廣西南寧舉辦的2010東盟博覽會-國際彩色寶石名人論壇,並應邀作了題為“中國彩色寶石市場及標準化現狀”的演講。
(7)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人參加了武漢學術交流會,提交了學術論文,其中陸太進作了題為“鉆石鑒定和研究的新進展”的演講。10月底派人參加了在北大召開的巖石學研討會並提交了學術論文。
(8)2011年5月11日至19日,管理中心派技術人員赴哥倫比亞進行祖母綠礦山開采、切磨、檢測、銷售等方面的考察和調研,著重解決祖母綠的優化處理問題。
(9)2011年10月,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了在北大召開的巖石學研討會並提交了學術論文。
(10)2011年11月,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了印度彩色寶石論壇,並作了題為“中國珠寶行業及品牌建設”的報告。
(11)2011年11月22日,管理中心舉辦2011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韓國等國家和港臺地區以及全國各省市的珠寶質檢機構、珠寶院校、珠寶企業、珠寶評估機構和其他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約330人參加了會議。編輯出版了《珠寶與科技——2011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代表了近年來國內外珠寶學術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成果。
(12)2012年9月24日,管理中心副主任、國檢中心主任畢立君、柯捷接待了英國DTC公司總裁Varda Shine壹行。雙方對如何檢驗CVD合成鉆石進行了技術探討,交流了鉆石檢測的科研成果,並對如何應對市場上的CVD合成鉆石達成了壹致,未來雙方將會加強合作。
展望2013年,管理中心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始終為政府、為行業、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進壹步加強珠寶科研、制修訂標準、培訓以及宣傳和交流,為中國珠寶產業更加輝煌的明天貢獻應有的力量。
學術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