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理性主義意味著福利(經濟學中的含義)仍有提升空間,其價值不會因為道德上的超脫而變得毫無意義。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前提。經濟理性主義是經濟學的學術基礎,只討論有無效率,不評判價值。
2.經濟學是英國經驗主義的產物,而不是歐洲思辨哲學的後代。經濟學家必須把他們的理論建立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
3.經濟學是“對世界的研究”,而不是學習;經濟學家必須解釋每天發生的“日常事件”,而對這些事件的基本描述只能是統計學上的,而且只能是那些服從“多數原則”的。
經濟理性主義的發展:
1.在過去的二十年裏,人類社會的進化經歷了三次與經濟學密切相關的重要變革,迫使經濟學家提出能夠解釋這些變革的理論。
2.這些變化是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方式、動力和相應的政府政策的巨大變化。
3.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投資代替物質資本投資正在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增長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正在進入所謂的“知識社會”。
4.經濟學家必須解釋由此產生的問題:教育、家庭、婚姻、移民、技術發展道路、知識產權、前社會主義經濟,以及亞非經濟不發達國家向自由市場經濟的普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