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落下帷幕。人工智能、快車道、***同體、新挑戰、新動能、夥伴精神、開放***享,這些高頻詞貫穿大會始終,成為與會的中外互聯網公司高層的***同話題。
根據大會首次發布的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達30.3%。以烏鎮為窗口,中國正在向世界傳遞數字經濟時代的中國速度。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引領下,新壹輪的科技革命及產業革命已經悄然開啟。
新科技的風向標
官方數據顯示,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嘉賓參會,並增設了“互聯網前沿技術”的板塊,聚焦人工智能、***享經濟等前沿議題。
創新性成為本屆大會壹大亮點。“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匯集了400余家全球知名互聯網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它們在此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和應用。大會官方發布的18項代表性的領先科技成果更引人註目,它們包括華為3GPP 5G預商用系統、微軟小冰——情感計算人工智能、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基於‘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重大應用成果”、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特斯拉公司的“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決方案”、摩拜無樁智能***享單車、阿裏巴巴“ET大腦”及蘋果“AR Kit”等。
數往知來。回顧歷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可見,每次大會探討的主題,都折射出全球新技術趨向。從移動互聯網到可穿戴設備,從VR、AR到AI,皆是如此。連續兩屆參加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坦言:“對比兩年成果的變化,真實地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應用發展。”
鄔賀銓表示:“對比去年和今年的發布項目可以看到,從產品到應用,從單壹應用到以開放平臺形式的跨領域應用,從終端到系統,從通信到計算,從面向消費應用到智慧城市和著眼於提升傳統產業等,都記錄了互聯網技術進步的腳印,從中可以感受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與產業革命的萌發,也是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寫照。”
新技術的落地離不開“開放***享”,這與歷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倡導的“網絡空間命運***同體”精神壹脈相承,而大會現場達成的多項簽約推進了先進技術的具體落地。
領英(Linkedin)聯合創始人艾倫·布盧坦言,與矽谷相比,中國企業的創新擴展性特別是規模化的速度最讓他印象深刻。他以***享單車舉例,認為全世界都可以從這個角度向中國學習。
數據就是生產力
本屆大會期間,《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的發布成為壹個重要創舉。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達30.3%,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
從與會代表的發言來看,“數據就是生產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識。圖靈獎獲得者西爾維奧·米卡利認為,數字經濟蓄勢待發,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形成良性影響。
如今,發展數字經濟更成為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重塑全球競爭力的***同選擇,目前全球22%的GDP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而AI等新興技術正成為全球創新沖刺的新高地。
技術進步引領著經濟發展的方向,也歷練著資本的耐心。大會期間,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表示,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浪潮之後,又進入了智能時代,這已經突破了地域和空間界限,風險投資在產業發展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必須拋棄短期套利的想法,以長遠眼光看待企業的發展。此外,風投機構需要當好壹個懂產業發展的戰略投資者,並用全球化視野幫助中國創新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從紅杉資本、賽富亞洲投資基金、IDG資本等知名PE機構透露的信息來看,除了廣為人知的大數據、“互聯網+”之外,AI芯片、人機交互、5G、AI物聯網安全等前沿技術,已經成為這些投資機構的“心頭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