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屬於哪個省市。

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屬於哪個省市。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華亭鎮

華亭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關山東麓,陜甘寧三省(區)交界處,東與崇信縣接壤,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莊浪縣、靖遠縣接壤,南與陜西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隴縣接壤。轄5個鎮,5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1個開發區管委會,107個行政村,19個居民委員會。總面積1183平方公裏,總人口17.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人。該縣的主要特點是:

壹是工業基礎雄厚。被譽為隴東“煤城瓷都”的華亭,煤炭儲量33.7億噸,占全省已探明煤炭儲量的40.2%。是全國13重點產煤基地和西北三大產煤礦區之壹,也是甘肅省煤、電、化、運綜合產業發展的核心區。華亭煤具有“三高三低”(高揮發分、高化學活性、高熱值、低灰、低硫、低磷)的良好品質,是電力、氣化、化工用優質煤。礦區現有各類礦井22對(其中華亭煤業集團6對,華亭煤電有限公司4對,縣屬鄉鎮煤礦9對,異地縣礦3對),27萬千瓦和5萬千瓦電廠各1座,60萬噸/年煤系統——項目開工建設。2006年生產原煤14154900噸,發電量3.2億千瓦時。我國石灰石、粘土、坩堝泥等資源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巨大。甘肅華亭工業園已入駐企業18家,吸引投資32.34億元,完成投資516萬元。目前,該縣已初步形成以煤電產業為龍頭,化工、建材、陶瓷、電瓷、機械制造等產業並舉的地方產業體系,區域特色鮮明,規模優勢突出。

二是農業特色鮮明。華亭是隴東優質核桃、藥材、肉牛生產基地。境內有植物400余種,規模化種植大黃、當歸、黨參、獨活、柴胡等道地中藥材50余種,野生藥材多達208種,其中華亭大黃品質優良,栽培歷史超過1700年。華亭核桃味美皮薄,具有高蛋白、低水分的特點;華亭肉牛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皮革細膩有彈性。目前已建成核桃20萬畝、藥材5萬畝、肉牛65438+萬頭、飼草料65438+萬畝“四大基地”,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華亭山川秀美,森林覆蓋率達36.6%。水資源豐富,林木蔥郁,草地茂盛,有人工和天然林654.38+0.3萬畝,草地38萬畝。我國河流屬涇河水系和渭河水系,年總徑流量65438+8300萬立方米,地下水總量8200萬立方米。

第三,基礎設施完善。華亭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寶中鐵路穿境而過,北距平涼55公裏,西距蘭州395公裏,南距鹹陽國際機場290公裏。有年吞吐量654.38+00萬噸的煤炭鐵路專用線和年吞吐量654.38+0.4萬噸的鐵路集裝箱站。省幹線公路兩條,總裏程670.21公裏,每百平方公裏38.7公裏,每百平方公裏56.6公裏,年均客運量303.6萬人次,旅客周轉量654.33人次。貨運量63.6萬噸,貨運周轉量71.625萬噸/公裏。隨著平(梁)至武(都)高速公路、平(梁)至包(吉)高速公路、(安)至平(梁)鐵路、天(水)至平(梁)鐵路的不斷建設,華亭將成為貫穿(安)至蘭(周)三條高速公路和三條鐵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建成了占地654.38+萬平方米的人民廣場、“三館兩中心”等標誌性文化建築,縣城面積達到654.38+02.9平方公裏。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服務功能日臻完善。

第四個是人文歷史的集合。華亭鎮建立於北魏蒲臺二年,因皇甫山腳下的花間山而得名。華亭縣建立於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境內古人類遺址、古墓葬、石刻、古動物化石多達106處,館藏珍貴文物30余件。它有壹個著名的景點,關山蓮花臺和秦漢皇帝祭祀炎黃皇帝的上下遺址。它是中國第壹座祭祀黃帝的軒轅廟,被譽為“秦始皇祭天的第壹壇”。也是中國先秦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此外,還有北魏著名的石公廟、仙姑山等近百處名勝古跡從天而降。自然景觀奇特,文化積澱深厚,發展前景廣闊。

第五,經濟實力雄厚。到2006年底,地方生產總值達到20.65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4.4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41億元;地方固定資產投資6543.8+0.376億元;招商引資總額達到9.8億元;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達到761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06.43元,縣域經濟基礎競爭力躍居全省66個縣第七位,被評為第六屆全國縣域經濟提升速度最快的100個縣(市)。獲得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50多項。

地理位置

華亭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關山東麓,東鄰崇信縣,西接寧夏自治區莊浪縣、靖遠縣,南接陜西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隴縣,北距崆峒區83km,西距省會蘭州427km。

行政演變

華亭縣歷史悠久。北魏時,蒲臺二年建立華亭鎮,因皇甫山腳下的花間山亭而得名。隋大業六年(公元605年),設華亭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設華亭縣。1958 65438+2月撤縣並市平涼市。華亭縣從1962開始恢復。

行政區劃

2000年底,全縣轄兩鎮(10鄉鎮、1街道辦事處):東華街道、東華鎮、安口鎮、西華鎮、馬霞鎮、策地鎮、上關鄉、神魚回族鄉、山寨回族鄉、河西鄉、夏衍鄉;石堡子開發區。117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185500,其中非農業人口占26.2%。總面積1183平方公裏。

機構幹部

2000年底,全縣有黨政機關435個,幹部3250人,其中女幹部772人,少數民族幹部237人。基層黨委30個,黨總支16個,黨支部414個,黨員7409人。

自然特征

它屬於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氣候溫和濕潤。境內有山有水,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7.9℃,降雨量615mm,平均海拔1300m。河流縱橫交錯。可汗河、合河等4條河流發源於本縣,年總徑流量654.38+0.83億立方米。

資源特征

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粘土、坩堝泥、石灰石、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儲量265438+億噸,占全省煤炭儲量的36%。天然林和人工林地36.87萬畝,草地38萬畝,森林覆蓋率36.6%。農副產品眾多,如大豆、大麻、中藥材、核桃、黑木耳等,馳名中外。

運輸

華亭距鹹陽機場352公裏,國家重點鐵路寶中線穿境而過,兩條85.85公裏的省幹線公路連接內外,交通便利,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信發達,國際國內程控電話通信網裝機容量12624,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數字直撥,開通了移動通信設備和自動尋呼臺。

特殊行業

素有“煤城瓷都”之稱。煤炭、陶瓷、電瓷產量居全省第壹,是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之壹,也是甘肅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煤炭不僅是良好的動力用煤,也是優質的氣化和化工用煤,品質優良,塊煤遠銷國外。陶瓷瓷器生產歷史悠久,電瓷暢銷西北五省,普通燈泡、高標號水泥等土特產深受用戶歡迎。

天然景觀

華亭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環境優美,人文古跡眾多。有106古人類遺址、古墓葬、古洞穴石刻、古城堡、著名景點、古動物化石等。藏品中有30多件珍貴文物。皇帝祭天的蓮花臺、風景秀麗的五臺山、大型石佛和石拱寺、神奇的海龍洞、王耀洞、仙姑山等名勝古跡,是發展旅遊業的理想場所。目前已建成兩個占地1.93平方公裏,集旅遊娛樂為壹體的公園。45公裏的邊境線上有茂密的森林、繁盛的牧場、雄偉的關山景區,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上海華亭縣

今上海松江區,唐天寶十年(751)設華亭縣,元十四年(1277)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松江府駐地為華亭縣。元朝至清朝,松江府分為上海、青浦、樓縣、金山、奉賢、南匯六縣,川沙富民廳。民國元年(1912),松江府村縣廢棄,同年樓縣並入華亭縣。民國三年,因與甘肅華亭縣同名,改稱松江縣。1958年松江劃歸上海。

2021年4月,華亭市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華亭市為2009年國家園林縣城。

2009年6月5438+10月,華亭市被列入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