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社會實踐之前我已經在暑假獨居了整整36天。
因為留校並且舍友全都回家了,再加上疫情封校,我幾乎在這段時間完全沒有正常的社交,每天逼著自己完成上學期開始老師要求的C語言計算機二級和soliworks的學習。
但是每天日復壹日的枯燥學習讓我陷入了對自己的懷疑,我不斷的錯過壹個又壹個機會,大學期間沒得過任何的榮譽和獎項,不斷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學我所學的專業。
不斷設想著自己考研或者工作的後果。
考研的話完全不知道該考什麽專業,因為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喜歡本專業,而且我們專業也沒有碩士點,如果考了本專業相關的研萬壹不喜歡轉行了,那研究生不就浪費三年了嗎。
而且再加上迫於學校環境,也沒有機會接觸其他專業的人,對其他專業了解的也並不多,視野也受到了限制,導致我即使不想學習本專業也找不到想學的專業。
於是我便有想直接工作的想法,想在社會摸爬滾打幾年找到自己真的可以為之付出壹輩子的事業和方向,然後再在這個方向讀個在職研究生,但是直接工作的話做什麽呢?
網上鋪天蓋地的學歷焦慮,985211遍地走,本科生泛濫,不讀個研好像真就飯都吃不上了壹樣,這更讓我害怕了。
工作的話自己也完全沒有實習經歷,在校內參與的活動也不多,工作基本上也無望。
偶然打開B站,翻到壹條和我同級的女生的視頻,雖然她說自己很廢物,但其實她科研競賽樣樣都有,這反而讓我更加焦慮了。
本來剛放暑假的時候有兩個比賽可以參與,但是因為自己的學習實在太差了,錯失了參賽的機會。
我其實也很無奈,數學建模比賽9月31號才開始比,數學競賽10月31號才比,但建模比賽7月份剛放暑假就要篩選第壹輪,數學競賽8月5號就讓我們初測然後勸退了部分人。
因為自己的學術水平薄弱,以及沒有好好準備(或許吧),這兩個我視為翻身的機會都失去了。
現在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卡在了死胡同。
未來感覺壹片迷茫,或許畢業就失業,或許考研失敗,說到考研,在暑假期間基本天天來圖書館,眼看著那些考研的學長學姐在圖書館硬撐,我也焦慮。
因為暑假我的學習狀態可以說是非常松散,基本從中午到晚上22點待在圖書館,然後回到宿舍報復性熬夜玩耍,然後第二天基本睡到10點多然後起床洗漱,11點左右到圖書館,背背單詞看看書就到12點然後吃飯,吃完飯繼續學習。。。雖然待在圖書館,但真正有效的學習時間其實真沒多長。
暑假之前聽了壹個考研的講座,說這個暑假基本上就決定了壹個人是否考得上研,暑假好好利用了,那麽基本穩了,暑假荒廢了,基本上就沒了。
按照這個暑假我的學習狀態,如果是考研的話必死無疑。
待在圖書館時間看似長 學習效率其實挺低的,因為壹直逼迫自己,還有壹些斷不了的東西。
說回社交,缺少的東西總要以另外壹種形式補上,每天在圖書館悶上壹天,然後晚上22點回到宿舍基本上啥也不想幹,只想打開B站看看喜歡的主播直播,沒錯就是看峰哥或者其他人的直播。
看直播的時候發發彈幕和主播互動,感覺就像面對面交流壹樣,以此來彌補社交的缺失。
看完直播看視頻,熬夜刷視頻,然後睡去。
我當然覺得這是不好的,可是這不是靠意誌力能扭轉的。
於是我決定回到現實去做社會實踐。
聯系了壹家公益慈善組織,做了四天的公益活動,因為這個活動,我每天都在8點之前起床,晚上不到1點就自然睡去,扭轉了我的糟糕作息。
而且在活動中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不再是和在學校壹樣,遇到的全是工科男女(並無偏見),我遇到了壹個學財務管理的女生還有其他人,我們相聊甚歡,我們的負責人是學中醫藥的,當過十二年醫生,後來投身到了公益事業,因此我還體驗了壹把老中醫的正骨和針灸,擰的我骨頭哢哢響,原來針灸就是把針插在穴位上就行啊.....
這些都是沒有社交就無法體驗到的,正常的社交可以緩解壹個人的壓力,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
我不會提倡孤獨,我認為值得宣揚的“孤獨”是壹種能為了自己的目標不受外界幹擾的奮力向前的狀態,也就是自律的獨處,慎獨。
而不是壹味地逃避人群,或者有意無意地拒絕交友。
那只能叫做孤僻,是壹種內心疾病。
社交是年輕人的必需品,太過封閉的自我壹定會走向自我紊亂。
在這次四天的社會實踐中,我壹直在懷疑或者說設想,我會不會不適合學工科的東西,不合適做技術的高精尖工作,更適合和人打交道?
因為我感覺和別人交流,會有壹種愉悅的感覺,除了和合不來的人。
我難道畢業了去做銷售?不會吧。
總之,如果可以,就多交朋友,多和現實中的朋友交流。
現在我又回到了枯燥的學習中,不停的自我設想和為不遠的未來焦慮著,我總不會落魄到街頭要飯吧,找實習的時候不會掃垃圾的都不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