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朋友,下面我以近期幾個實際操作的案例來具體告訴妳稅籌的方法。
案例壹:企業通過變更企業納稅人身份來節稅
於老板準備承包壹個企業,承包期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期間,企業固定資產折舊5000元,上繳租賃費50000元,預計實現會計利潤53000元(已扣除租賃費,未扣除折舊費),於老板自己不領取工資。已知該地區規定的業主費用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在營業執照上,於老板目前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麽繼續使用原有企業的營業執照,要麽將其變更為個體工商戶執照。哪種方式稅後利潤更高呢??
總結:綜上來說,變更為個體工商戶,實際取得的稅後利潤比之前原有企業要高將近壹倍。
案例二:通過調整薪酬結構來節稅
某公司員工張先生每月從公司領取工資、薪金所得8000元,由於租住壹套兩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000元。那麽,張先生應納個人所得稅的稅額為:
(8000-3500)×10%-105=345元。
為了幫張先生降低稅負,在不增加雇主費用的情況下,公司可以怎麽做呢?
稅務籌劃方案:?公司為易先生提供給免費住房,工資下調到每月6000元,由於個人所得收入減少,個人應納稅款則會降低,而雇主的費用負擔不變。那麽,易先生應納個人所得稅的稅額為:(6000-3500)×10%-105=145元。
經過規劃,易先生降低稅負345-145=200元。
案例三:
李老板打算和兩位朋友合開壹家花店,預計年盈利180000元,工資每人每月1600元。花店面臨合夥制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形式的選擇,不同的身份意味著納稅的稅率也不同,於是,這位李老板就有了疑惑,到底選哪種形式呢?
中財企航列出來這樣壹組數據:?兩者比較,稅收負擔率相差27%,中財企航建議李老板選擇合夥制形式開辦公司。
每壹家公司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所以,具體的稅務籌劃方案還要從企業具體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