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題的研究方案、進度、預期效果”指什麽?怎麽書寫如下:
論文的預期結果壹般在開題報告裏面,也就是論文的研究對象預期中期望能帶來的理論意義(比如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方法,對某個理論或者計算方法的優化等)、經濟效益等。
理論意義(比如開創性的理論研究方法,對某個理論或者計算方法的優化等)、經濟效益等。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壹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麽,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
舉個例子,假設妳發現了城市停車難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妳要做壹個智能停車系統,這個系統有什麽,就是妳的預期成果形式,比如這個系統包括壹個車載接收器,包括停車場停車樁,以及停車場控制系統軟件,這些就是妳的預期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基本原則
1、誰要以事實為依據
研究報告中列舉的全部數據和例子,都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可有半點虛假,不能編造,不能無中生有。報告中對教育現象的因果關系分析,對教育原理和規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實為依據。科學研究報告中的每壹句帶有判定性的話.都必須在足夠的、可信的、有說服力的事實基礎上得出。
當然,科學研究報告中也必須把研究問題時所需要的大量事實材料跟撰寫報告時應引用的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材料區分開來。有些事實材料,如與研究的主題扣得不緊,應當忍痛割愛;有些事實材料,應當盡量制作成表格、圖例以及其它直觀形式。
2、內容的闡述有邏輯性
實證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闡述與研究工作的邏輯發展順序是大體壹致的,為了確保研究報告的邏輯性,我們應當首先考慮整個研究工作的發展順序,然後再考慮報告的表達方式。
研究報告內容的邏輯性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性的寫照,沒有壹個好的研究基礎,好的科研報告是怎麽也寫不出來的。 科學研究報告必須絕對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