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深圳的下壹站是溫州?

深圳的下壹站是溫州?

文|鄒琳華

導讀 本文之主要目的在於警示深圳房地產市場潛在風險,並不代表已經確定發生的事實。

我國有壹個城市曾是國內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之壹。當地居民因全民創業而富甲壹方,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國城市第3-4名。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快速增長的就業機會吸引了中西部大批打工者的湧入。在區域經濟高度繁榮的同時,房地產市場也異常火熱,房價水平曾位居全國城市第壹位。

但某壹天,壹場地域性信貸危機突然爆發,直接導致大量企業關門、員工失業,房價腰斬,壹批中小企業老板因不能償債而潛逃或自殺。之後,該城市經歷了相對沈淪的十年,無論是城市地位還是房價,在全國大城市中都失去了往日的存在感,曾經的輝煌也漸被忘卻。

當然,這並不是筆者從2031年穿越回來說深圳的今後十年,這裏說的是國內另壹個相似城市溫州已經發生的 歷史 。

溫州人具有極強的草根創業精神,曾被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借助改革開放之東風,溫州成了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最迅速、活力最充沛的城市之壹。

在先富起來的同時,溫州人對房地產也產生了極大的偏好。在本世紀的第壹個十年,溫州房價已經在全國高不可攀。在2008年,溫州市區新房均價就已經達到了2萬多元/建築平方米。溫州市中心的房價,更是接近10萬元/建築平方米。而同期北京西城區的房價大概是在1-2萬元/建築平方米的水平,當時溫州房價被壹些統計認為全國第壹。“溫州炒房團”名振壹時,令各地樓市草木皆兵、聞風喪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作為壹項標誌性重大經濟事件,也進壹步助長了溫州房地產泡沫化的進程。

金融危機後,為避免全球經濟深陷衰退,各大國央行紛紛加入“坐飛機撒錢”的行列。在寬松貨幣環境下,溫州信貸規模急劇擴張。另壹方面,在外部需求萎縮、實業維系艱難的背景下,大量中小企業主放棄實業轉做貸款或投資,而實業只是作為他們融資的幌子而存在。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泡沫進壹步擴大。

在信貸規模擴張的同時,出於信貸資金挪騰周轉需要,民間借貸規模也在膨脹。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監測調查分析,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規模高達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近10年的時間,溫州銀行貸款規模增長了7倍,同期民間借貸規模增長了2.4倍以上。據報告粗略估計,1100億民間借貸中用於房地產項目投資或集資炒房的占20%,即220億元。用於壹般生產經營的僅占35%,即380多億元。

2010至2011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陰影逐漸淡去,為避免經濟過熱,宏觀貨幣供應開始收縮。貨幣供應緊縮間接引爆了溫州民間借貸危機,戳破了經濟泡沫。2011年4月到2011年9月期間,涉足民間借貸的中小企業和擔保公司紮堆倒閉,相關企業老板出走逃債或自殺呈鏈式發展,房價暴跌而無人問津。由於銀行信貸資金以曲線方式流向了民間借貸市場,也將導致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擴散。

為了幫助溫州走出危機化解風險,中央政府給予了溫州特殊的金融政策支持。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期溫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化解金融風險,構建與經濟 社會 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

草根創業 (“溫州兩家人”劇照)

然而十年過去了,溫州已經基本淪為三線城市,在全國大城市中的存在感逐步消失。2020年,溫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城市17位,在浙江省內為紹興、舟山、嘉興等城市所超越。這十年間,全國樓市幾經興替。其間,北京房價擊敗上海、杭州,問鼎全國第壹寶座。據緯房指數統計,2020年12月,溫州二房房價中位數為24354元/建築平方米,房價居全國11第位。

溫州興衰的 歷史 背景是我國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的轉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 社會 商品短缺,溫州民營企業抓住了短缺經濟的 歷史 契機從事傳統制造業生產經營獲利豐厚,生產規模迅速擴張。然而隨著新世紀以過剩經濟的到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及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溫州經濟也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壹些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外遷,同時帶走了大量資本。

在傳統制造業發展艱難時,敏銳的商業嗅覺讓溫州人迅速發現了房地產投資的巨大商機。溫州炒房團也隨之名聲鵲起、攻城掠地。但在壹個個暴利神話之後,最終隨著泡沫的破滅,溫州的制造業和房地產都風光不再。這實際上是壹個資金產業轉型不成功、“脫實入虛”的案例。

2020年以來,樓市格局又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深圳房價出現快速上漲,並超過北京躍居房價水平全國第壹。

深圳作為中國房地產業的發源地,是眾多重量級房企的總部所在地,自然也是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重要風向標。此前壹二線城市的數輪房價上漲,都從深圳最先開始。比如在上壹波房價上漲周期中,首先2015年初深圳出現房價大漲,接著2015年下半年上海開始猛漲,隨後2016年北京房價跳漲。不過在上壹波房價上漲中,深圳房價水平並未超越北京居全國第壹位。

雖然深圳作為全國重要的創新基地,高房價有其底氣所在。但與溫州壹樣,本次深圳房價躍居全國第壹,並不完全是其經濟競爭力厚積薄發的結果。更有可能的是,這是深圳正由盛轉衰的壹個標誌性事件。如果深圳不能從房地產熱中平穩走出,未來十年深圳極可能與溫州壹樣,經濟相對地位持續下滑。房價第壹地位也將不保。

歷史 經驗證明,當壹個國家或城市階段性由盛轉衰時,壹般都會經歷壹場房地產大泡沫。遠的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未至九十年代初的日本,近的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的美國,以及2011年4月前的中國溫州。

房地產大泡沫發生其背後的邏輯是,壹個經濟體在高速發展階段,必然積累了大量的資本財富。但當發展遇到瓶頸時,由於實體經濟沒有發展空間,大量資本財富無處可去便紛紛湧入房地產市場,從而導致資產大泡沫的發生。而房價的大漲,自然又會擡高成本進壹步擠壓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使本來就遭受困難的經濟競爭力徹底喪失。

溫州失落十年背後,是中國告別短缺經濟,作為溫州草根經濟代表的中小型制造企業風光不再。同時溫州又未能成功利用先發優勢實現轉型,找到新的增長賽道。

溫州經濟地位相對下降的原因是外部環境變化導致大批企業放棄實業,轉向投資房地產以及虛擬經濟,產業空心化日益嚴重。這與深圳有壹定的相似之處。

本輪深圳房地產上漲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呢?民間資本為什麽再次選擇了脫實入虛呢?如前所述,房地產泡沫往往和高速發展經濟體突然遇到發展瓶頸有很大關系。如果實體經濟競爭優勢顯著、發展空間大、獲利豐厚,就不會有大規模的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大泡沫難以發生。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前沿,改革紅利的釋放是其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深圳的崛起,憑的是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同時,深圳發展還具有國家層面政策扶持及毗鄰香港等獨到優勢。但到如今我國改革開放已歷時四十多年, 社會 進入制度相對穩定期,深圳改革紅利逐步喪失。即使能夠有壹些邊際性的制度創新,極易被其它城市模仿而難以維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同時,在自貿區遍地生根的時代,政策扶持對深圳的發展也已經到了邊際效應極小的階段。

另壹方面,深圳房價高企導致營商成本增加,食利階層激增。深圳地形環海多山,土地供給彈性極小,也難以形成有效的土地競爭來緩解高房價。此外,受疫情的沖擊,全球貨幣環境趨於寬松,這也為深圳房價的上漲提供了外部條件。

因此,本輪深圳房價躍居全國第壹,並不完全是全國人民都看好深圳的未來,更大的可能是經濟出現壹定程度的“脫實入虛”與寬松貨幣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

可以預見,如果不能平穩引導深圳從房地產熱中走出,實現“脫虛入實”,深圳極可能成為下壹個溫州,淪為未來的二三線城市,經歷失落的十年。

反之,如果深圳能夠抑制房地產泡沫化,成功避免產業空心化,則在下壹個十年深圳仍可以維持其壹線城市的地位。

參考文獻:

黃越.民間借貸危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以溫州民間借貸為例.常州大學學報( 社會 科學版).2012年第13卷第1期.

/item/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作者所屬中國社科院觀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