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離下遊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約38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全國首批5A級景區之壹。
三峽大壩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是遊客了解和觀賞三峽工程的重要窗口。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2308米,壩高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該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安裝了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
三峽大壩旅遊區占地面積約15.28平方公裏,包括五個園區: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在這裏,遊客可以遠眺大壩,俯瞰長江,感受大壩的雄偉壯觀。泄洪觀景區則是波瀾壯闊、雷霆萬鈞。而在185米水位線觀景區,大壩上遊的高峽平湖與下遊滔滔江水所形成鮮明的反差。
三峽大壩的意義
三峽大壩的建成,不僅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發揮了巨大的防洪作用。在2011年9月10日,三峽水庫啟動了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上遊來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6萬立方米。2012年7月24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
作為壹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不僅在我國乃至世界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還為遊客提供了壹個了解和欣賞我國水利文化的平臺。遊客在這裏可以感受到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以及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峽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