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不修邊幅是什麽意思

不修邊幅是什麽意思

1、不修邊幅的意思是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後形容不註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2、讀音:bù xiū biān fú

3、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不註意儀容、衣著

4、引證

《後漢書·馬援傳》:“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譯文:公孫述不跑出來迎接國人,與我們***商事宜定成敗,反而壹直站在旁邊當做裝飾物,像壹個木偶人。這種人還能夠長久的稱為天下名士嗎?

5、例子

在衣著上妳可以不修邊幅,但切不可讓靈魂染上汙點。

6、反義詞:衣冠楚楚

引證:《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譯文:蜉蝣羽翼薄又亮,像妳衣服真漂亮。

擴展資料:

不修邊幅的近義詞不事邊幅、亂頭粗服、蓬頭垢面、不護細行。

1、不事邊幅的意思是指不修邊幅。

引證:《北史·王羆傳》:“羆性儉率,不事邊幅。”

譯文:熊生性節儉,平素不修邊幅。

2、亂頭粗服的意思是頭發蓬亂,衣著隨便。形容不愛修飾。

引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譯文:中書令裴叔則儀表出眾,脫下帽子,穿粗布衣服亂頭都好。當時的人認為他是玉人。

3、蓬頭垢面的意思是頭發蓬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引證:《魏書·封軌傳》:“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後為賢?”

譯文:君子應該端正自己的儀容,使自己的行為舉止都得到人的尊重,何必要裝做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才覺得可以成為賢人呢?

4、不護細行的意思是指不註意小節。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主。”

譯文:觀察古往今來的文人,大都不註意小節,很少能因名節高尚而不受他人支配。

百度百科-不修邊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