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為什麽要美國承認?這很重要嗎?
中國現在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壹個絕對的新生產物,關於它的利與弊,從開始各派就爭論不休,壹開始主要存在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到後來則主要是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和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爭,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這裏不對任何壹方的理論作批評還是贊揚,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我們國家正在走著壹條復合型的、新的經濟道路,所以是正在摸索著前進。我這裏只談我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所謂市場經濟即發達的商品經濟,它的實質就是通過市場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並且滿足人類自身的需求的壹種經濟手段。明白這壹點就有助於我們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實行的是自由的市場經濟,它的自由表現與幾乎壹切的社會資源都是通過市場來進行分配的,美國們能夠這樣是因為他們有很完善的社會保障,這是基礎。他們的自由市場經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私有制、按資分配。當然他們也有宏觀調控,也有政府幹預,不過那只是出現在國家處於非常時期時(比如戰爭、內亂等)。以上是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性特點,他們每壹個國家也各有自己的不同,比如美國的壟斷主導型、法國的計劃指導型(也就是說是有計劃的,國家的宏觀調控機構是健全的)、德國的國家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即自由競爭、但國家適度調節;大力發展社會保障、維護因自由競爭而容易丟失的社會公正)、日本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導演,有經濟計劃、有產業政策、有財政貨幣政策等)。我認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借鑒和結合了德國的國家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日本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從而生成了壹種新的市場經濟體制,壹種適應中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同誌說: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方法上是和資本主義相似的。壹句話就給出了壹個結論。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他自身的獨特特點。首先他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在質量上的主體,而非書量上的主體);其次他是按勞分配、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模式;第三他的國家宏觀調控更加有力。這就是我們借鑒別人的但同時要適合自己的獨到之處。認識了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抑制不住要將我的所識說的更明白壹些。壹、 傳統的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盲目發展=兩極分化;社會主義=公有制=計劃經濟=有計劃的、按分配的=***同富裕。這種理論存在嚴重的時代性、片面性、自我清高性,是很不對的。妳說人家自由競爭、盲目發展會導致兩極分化,可是,人家現在基本上已經解決了兩極分化(雖說有些新生的資本主義國家很是差勁,那也只能怪自己沒有冷靜下來找壹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而是盲目的照抄照搬所致,這絲毫不影響“人家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兩極分化這個問題”的定論);妳說我們是有計劃、按比例的進行***同富裕,可是現在看起來是基本不成功的,而且我們現在也在搞——市場經濟。二、 在國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通職工都有企業的股份,大老板的股份也僅占總體的1%-3%而已,這實際上是人民的資本主義,人民資源股份化。難道不是嗎?何況我們現在也實行公有制形式多樣化、分配形式多樣化,並且國有資本將從主要的競爭激烈的行業中退出。三、 我們還要重新認識壹下社會主義經濟(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經濟不等於經濟公有制。當然,我們現在搞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前文提過,它是壹個正在實踐中接受經驗的實驗模式,其前景如何有待理論和實踐的進壹步發展,不能現在就定論成與否,但是,就這些年而言,可以肯定地說,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很不錯的。。四、 我們還要糾正壹個概念:沒有真正的全民所有制。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說,全民所有制是人為的構造出來的壹個虛無縹緲的概念,其何國家所有制(即國營、國有)不是同壹個概念。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適合於我們中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它借鑒了某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既有經驗,又融合了我們自己的原有的計劃經濟的特點,它經過壹段時間以來的實踐檢驗,說明它是真正適合我們中國現階段發展之需的。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不適合我們,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不成功,我們選擇了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