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什麽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什麽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子女準備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該句話多用來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反映出百善孝為先的重孝觀念;同時其深層含義是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原文為“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壹也;高尚吾誌,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

譯文: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壹;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系,這是過失之三。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