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濟倫理思想的最大價值.莫過於它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揚棄.已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企業文化的母本.我們現在更多的.不是去考慮如何去修剪它的細枝末節.去順應所謂的[新潮".而是要從[源頭"的角度去更多地吸收和繼承它的精華.壹方面肯定其主體作用.看到它在當代經濟生活中的巨大精神力量和道德影響.另壹方面.又看到它存在的傳統缺陷.這些缺陷顯然不是主要因素.但也應引起足夠的警惕.
價值:<論語加算盤
按照西方管理學的理論.管理模式大致有所謂X.Y.Z三種.X理論將人性假設為惡的.人被視為[經濟人".固而實行[標準化"模式.管理方法是命令式.簡單粗暴的.Y理論將人性假設為善的.人被視為[社會人".強調人的主體作用.實行[參與管理".Z理論提出人是因時.因地.因各種復雜因素而采取適當反應的[復雜人".因而在管理方法上要因人.因工作性質不斷變化.運用靈活多變的激勵方法.被稱為[權變理論".Y.Z理論都屬於人本主義管理理論範疇.在20世紀初以前.X模式占主導地位.在20世紀中期以後.Y模式風行壹時.目前.Z模式正逐漸被廣泛采用.那麽.儒家經濟管理思想到底屬於哪種模式.它的現代價值何在呢?筆者認為.總的來看.儒家文化.儒商的管理模式是壹種尊重人.發揮人的自身內在積極性的人本主義管理理論和方法.用形象的話說.是[<論語加算盤"的管理模式.其具體表現在:
1.儒家以人性論為哲學基礎.主張以性善論為主的性多元論.這種人性思想符合現代管理學的人性假說.儒家的人性準繩以孟子[性善"論為主.又有荀子[性惡"論.還有董仲舒的[性三品"等性有差等說.輔之以宋儒的天命.氣質之性說和習氣可塑的理論.說明在人性本體的哲學問題上.儒家與西方管理學Y.Z理論的人性假說相壹致.儒商以儒家的人性善和人性多元的人性思想作為管理的哲學基礎.以尊重人.相信人.發揮雇員的內在積極性.以[禮制"作為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時.儒商也很重視制度管理.如本世紀初宋則久經營的國貨售品所就規定的包括企業組織設施.財會管理.進貨管理.人事管理等完整的規章制度.確保了企業管理的高效性.在現代.企業管理仍然應該實行禮法兼用.以禮為主的管理方式.在相信和依靠職工的勞動積極性的基礎上.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勞動紀律.特別是提高職工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能力.由於我國企業員工素質普遍較低.而且體現社會化大生產的科學管理也比較落後.因而科學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環節.企業文化建設只能包含而不應取代科學管理.逐步走向管理民主化.決策科學化.財務公開化.行為合理化.
2.儒家以人本主義為管理哲學.符合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趨勢.儒商最早的代表人物之壹範蠡.春秋時期就提出[擇人"和[不責於人"的用人原則.強調經濟人才的作用.在古代的晉商那裏.就創造出[經理制".發揮管理人才的作用.有些論者評述:[要說`用人不疑`和`知人善任`.晉商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在企業經營中.儒商註重發揮人的第壹因素的作用.並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把[得人心"作為發揮人的內在積極性的前提.因而千方百計地照顧本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使職工心甘情願在為企業出力.儒商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對現代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啟示.那就是企業管理要以人為中心.而對人的管理要以[得人心"為基礎.近些年來.西方管理學興起了[三P"理論.三P是指企業是為人的需要而存在和生產的(for the peopke).企業是依靠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by the people).企業最重要的 資源是人和人才(of the people).也就是把人置於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地位.美國大企業家.全美食品同業公會主席法蘭西斯說:[妳能用錢買到壹個人的時間.妳能用錢使壹個人在壹定的時間內.停留在壹定的地方.妳也能用錢在壹天或壹個小時內.買 到別人壹定的肌肉動作.然而.妳卻不能用錢買到熱情.買到主動 .買到忠誠.也不能買到壹個人對事業的奉獻."
3.儒商家族結構的親情式管理具有極大的凝聚力.儒家文化是家國結構的宗法性文化.儒商企業在組織結構上家族特征也十分明顯.儒商的管理是家族式的管理.中國古代工商企業之間.提倡[同鄉扶助".在經商要地建有[會館".組織[同鄉會".用以壯大勢力.所謂微商.晉商.贛商.粵商.閩商等商幫的形成.就是宗族社會在商業經濟領域的再現.在企業內部.老板大多數喜歡雇用親戚.同鄉.把師徒關系看成是長.晚輩的關系.提倡[孝",把徒弟之間的關系看作是兄弟關系.提倡[悌",宣揚企業內部[親如壹家".這種管理結構對於企業的目標整合.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便不是均由親戚.同鄉組成的大企業.也同樣是十分講究家族結構和親情式管理.如舊中國擁有16家分號.從業人員達500多人的瑞蚨祥布店.就將企業內部人員分為若幹等:東家.經理.吃股人員.內夥計.後事.夥計與東家有師徒關系.如果工作賣力.有可能[時來魚化龍".被東家提為經理或吃股人員.得到定期分紅.這就使雇員視瑞蚨祥為家.為其效力賣命.當時在瑞蚨祥就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生願在蘇杭.死願在瑞蚨祥".在現代.企業管理當然不能搞[家天下".人們評述[家族式管理"只適應企業起步時期.是壹種減少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但卻不利於企業深入發展.特別是不適用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組織.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出現.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家族制"企業管理文化.但是.吸取儒商親情式管理有利於增強企業凝聚力的壹面.顯然是有意義的.
4.儒商靈活的經營戰略是現代企業管理智慧的寶庫.儒商不僅以道德經商為特色.而且突出地體現了經商的智慧.儒商是敢於並善於進行商戰的商人.壹方面.以智慧經商必須有遠見卓識.判斷準確.部署得當.儒商最早的代表人物之壹.孔子的弟子子貢.孔子稱贊他[臆則屢中".善於[求善價而沽".故其富可以與君王[分庭抗禮".範蠡提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經營策略.十九年中三致千金.白圭提倡[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被奉為商人的鼻祖.另壹方面.以智慧經商還要有超人的膽略和魄力.如包玉剛收購香港九龍倉.王永慶買斷臺塑公司股權等.都冒著傾家蕩產的危險.而他們則敢於面對風險的挑戰.在競爭中取勝.許多商賈總結了具體的經營秘訣.如:全聚得提出經營[三字經".即鴨要好.人要能.話要甜,胡開文墨店總結出[三不可"生意經.即祖法不可依.陳規不可循.老店不可畏.這些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都可以拿過來為我所用.
5.儒商[顧客滿意"的經營方針體現了現代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儒家經濟倫理精華主張[立人".[達人".[推己及人"的[利他"精神.儒商把這壹原則轉換為[質量第壹".[顧客至上"的管理原則.與現代管理實行的[CS"戰略是壹致的.所謂CS戰略.就是讓顧客滿意(Consumer Satisfaction).從產品質量.品種.規格.到銷售服務的態度.環境以及售後服務等.都以顧客為出發點.質量第壹.顧客至上.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的信條.儒商決不會因蠅頭小利傷害顧客.正如陸贄所說:[吝小失多.廉賈不處"(<陸宣公翰苑集*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早在本世紀初.冼冠生就以[本心.本領.本錢"三個立業之本為基礎.提出三個至上.即[信譽至上.顧客至上.質量至上".海爾集團根據TQM理論和ISO9000標準.創造了[CEO管理方式"(即[日清日高海爾模式").推行[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的質量第壹戰略.使海爾集團成為世界知名企業.古今儒商奉行的[顧客滿意"的經營方針.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缺陷:[親親".[謙和"與[官本位"
儒家的經濟倫理思想.最具特點和優勢的.是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作用.支持人的發展.協調人的關系.而正是由於這壹點的過份側重.產生了它的傳統缺陷:家族經營--[親親".羞於競爭--[謙和".以及體現人的唯壹價值取向---[官本位".
1.家族經營.阻礙了企業的擴張和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
儒家十分重視封建血緣關系.主張[親親"(<孟子-盡心上).[親親是第壹件事"(<朱子語類卷20).反對墨家的[兼相愛"(<墨子-兼愛中).[愛無差等"(<孟子-滕文公上)說.反映在經濟上.家族經營是儒商乃至華人企業傳統的組織方式.這種家族經營的方式具有管理成本低.經營決策快等優點.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以及在企業起步階段不失為較好的選擇.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儒商的家族經營已經不合時宜了.資本的本質是追逐利潤的.而不是親善血緣的.企業的發展要向社會融資.意味著外人的股權和控制權的滲入,經營管理的高度復雜化和專業化.使家族成員力不從心.這些都宣告了家族制的崩潰.被譽為電腦大王的美籍華人王安.曾被<儒商讀本(人物傳)列為現代儒商人物.他的公司由興盛到破產.就是因為王安受儒家傳統的影響.年老交班於能力不足的兒子.使得許多優秀的公司骨幹紛紛離去.最終導致公司倒閉.這充分說明家族制企業的局限性.
2.謙和忍讓.缺少市場競爭和進取意識
儒家的[和".用經濟倫理學來分析.具有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存的兩重性.從正面價值來看.[和"所強調的和諧和人際關系.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保證經濟健康順利發展所必需的.但是.儒家的[和"偏重於謙和忍讓.缺少競爭和進取意識.因而是不完善的.儒家人物主張[忍".<尚書首言[允恭克讓".孔子提倡[禮讓為國"(<裏仁).荀子說:[誌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性情.然後能修"(<儒效).[忍"被看成是修養之道.是美德.而對[爭"則認為是禍.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八佾).荀子說:[爭則必亂.亂則窮矣"(<王制篇).特別是壹些儒家人物把利.欲看成是[惡".有輕視經濟利益和物質欲望的傾向.更是將爭[利"者看作小人.如荀子說:[為事利.爭財貨.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然唯利之見.是賈道之勇也"(<榮辱).[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為小人矣"(<不茍).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商品.市場本身就意味著競爭.因此.在商品經濟特別是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必然的.必要的.只有通過競爭.經濟才能發展.然而.如果過分地謙和忍讓.壹味地溫文爾雅.只做壹個謙謙君子.不願.不敢和不善於在市場中去競爭.那必定會被市場經濟大海的波浪所淹沒.
3.[以官為本".不利於企業家的成長和企業的獨立經營
儒家的入世學說.與佛.道的出世說迥然異趣.然而.儒家的入世興趣不在於經濟.而在於政治.雖然儒家的正統思想中.把[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作為人生的最終目的.但謀得官職.則是儒家人物實現[外王"的重要甚至是唯壹的載體.方法.途徑和標誌.孔子周遊列國.希望得到壹官半職以施展才華.孟子也因迂闊之論.得不到君王的賞識.中國古代的[幕僚"制尤其是科舉制.更是加劇了以當官作為人生的目的和追求.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讀書做官"的傳統觀念.追求[金榜提名".[衣錦還鄉".造成許多儒生把本來只是實現[外王"目的的手段.當成是目的的本身.[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目標被做官所取代.因為讀書可以[做官".做官即可[發財".[官"就是榮華富貴的象征..而商賈販夫則列為九流之末.在先秦時就被斥為[賤大夫".[五蠹"古代的職業也壹直以[士農工商"排座次.商處末位.[官本位"意識顯然不利於現代市場經濟急需的職業企業家群體和世家的形成.除了人生目的.追求的影響外.[官本位"的另壹人個重大的不利影響是難以區別政府的行政職能和經濟職能.使[政企分開"受阻.企業手腳難以松綁.制約了市場經濟各個主體.細胞的活力.不僅中國古代的經濟如此.在現代.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同樣是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的重要問題.應當從中國經濟文化的傳統中尋找原因.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