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沙家浜地處江蘇省常熟市南部,湖蕩中菱荷相間,蘆葦密布,古色古香的畫舫載著遊客穿行在蘆葦迷宮中,尋覓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蘆葦蕩的故事;岸上有按抗日戰爭時期建造的江南小村莊、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館、新四軍活動舊址等,依稀讓遊人瞥見阿慶嫂、郭建光的身影。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沙家浜的作文,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沙家浜的作文壹
沙家浜,壹個承載著抗戰革命光輝歷史的地方,壹個蘆葦密布,古色古香的景點,它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這天,我也跟著老師同學,壹起來到了沙家浜,開始了壹天的紅色之旅……
優美蘆葦蕩
漫步在小橋上,腳下的湖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陣陣湖波上好像撒了壹層閃閃發亮的碎金,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不遠處,壹簇簇的蘆葦像是在竊竊私語似的,三三兩兩聚在壹起,好似壹塊又壹塊的綠色小島,壹陣風吹來,壹片片的蘆葦輕輕晃動著腦袋,那感覺就如同毛絨絨的毯子,我恨不得飛過去摸壹摸。再走近壹看,微風下的蘆葦好像在對我們微微點頭,又像壹位位羞澀的姑娘為我們獻上舞蹈。密密麻麻的蘆葦,將周圍的水面遮掩了起來。看到這兒,我就仿佛穿越了時空。只見壹位位身穿蓑衣,頭戴草帽的戰士,在蘆葦蕩中潛藏,追蹤,偵查,為隊獲取了更多敵人的信息,又在蘆葦蕩中狙擊,偷襲,廝殺,殲滅了更多狡猾的日軍。那叢叢蘆葦見證了新四軍戰士們的足智多謀,讓我也不禁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搞笑情景劇
將近中午,我們觀看了壹場情景劇,雖然中間摻雜著壹些喜劇元素,但依然把當時的情形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讓我們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增長了對沙家浜歷史的了解。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十八個新四軍因傷病被地下黨阿慶嫂安排休息。當時正值“忠義救國軍”司令大喜之日,日寇前來搜捕新四軍,阿慶嫂並沒因此慌亂手腳,智鬥日寇,最後在新四軍的幫助下,把所有敵人壹並捉住,圓滿收場。阿慶嫂的沈著鎮定,讓我很是難忘,我想象中的阿慶嫂頭紮絲巾,身著樸素的外衣,穿著壹雙花布鞋,壹身正氣。而她臨危不亂的精神也正是代表了那些面對敵人毫不懼怕的新四軍們,他們的臨危不亂,讓我對他們由衷的敬佩,當時還有多少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呢?我慢慢思索起來……
快樂訓練地
前面是什麽?吊環,攀爬,走鋼繩,分明就是壹個野戰訓練地嗎!只見同學們壹窩蜂的沖向了各種器材,我也按捺不住我滿心的驚奇,像出籠小鳥猛“飛”過去。擡頭望壹望,呀!那個高如鐵塔的東西是什麽,上面還有幾個身影在往上攀爬“哇!簡直太棒了!”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了過去。仔細看看,這座鐵塔由繩索搭成,同學們正徒手壹步步往上爬。我什麽也沒想,便沖進鐵塔最底層。看著那高聳的塔頂,我默默鼓勵自己,隨後,牙壹咬,手壹攥,腿壹蹬,身壹躍,跨上了壹階。有了這次的成功,我乘勢往上爬,經過好壹段時間的努力,終於登上了塔尖。俯瞰腳下的風景,壹種自豪感油然而生,讓我滿心得意。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當時的戰士,他們是不是也經受過這種訓練呢?還也許更加苦。想著想著,我仿佛看到他們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訓練,壹心只為祖國和平。
時間慢慢流逝,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沙家浜,結束了這次的紅色之旅。然而這個見證歷史的地方,卻永遠會留在我心中,成為我記憶星河中,壹顆閃亮的星星。
沙家浜的作文二
星期三,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壹行來到了常熟沙家浜,這裏也算是老革命根據地了,每年的遊客數量超過上萬。沙家浜以水為主,緊挨著陽澄湖,有壹片接壹片,浩浩蕩蕩的蘆葦蕩,樣子十分壯觀。秋天,湖光秋月,大雁低飛,蘆葦蕩漾,令人心曠神怡。
蘊文化
抗日年間,由郭建光為首的十八個傷病員在地下黨阿慶嫂的負責下,被安置在沙家浜休養,他們與百姓壹起作戰,結下了如魚水壹樣深厚的友情,其中,阿慶嫂的名字更是被廣為流傳,她用來掩護轉移傷病員的“春來茶館”如今也成壹處景點,它與蘆葦蕩交相輝映,“壘起七星竈,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上午,我們壹起觀看了與著名電影同名的舞臺表演《讓子彈飛》,它歡快輕松,詼諧幽默的再現了胡司令在沙家浜結婚時的壹幕幕,淋漓盡致的表現了阿慶嫂的聰明機智和新四軍的英勇無畏。在歡聲笑語中令我們知道了這歷史性的壹幕,讓人著實回味無窮。
趣樂園
中午,我們來到了壹個小型的遊樂園,享用完自帶的午餐後,便像飛翔出籠的小鳥壹樣,快樂的奔向遊樂設施,有來回搖晃的獨木橋,有可供攀爬的“金字塔”,有樂趣無窮的射擊場……最受歡迎的,要數那座“金字塔”,但此“金字塔”非彼金字塔,這裏的金字塔用幾根柱子撐著,空白部分用麻繩編成壹張大網,上面人很多,像壹個個蜘蛛俠在努力向上爬,他們形態各異,有的嬉皮笑臉,動作敏捷,有的神態自若,穩紮穩打,有的登上巔峰,喜上眉梢……
其它地方人也不少,獨木橋上小心翼翼,攀巖墻上穩穩當當,射擊場裏仔細瞄準,蹺蹺板上上下起伏……同學們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觀展館
下午,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座塑像,表現的是傷病員在壹株茂密的柳樹下喝茶的場景,四面的墻上介紹的是在沙家浜抗日的烈士和勇士,壹張張灰色的照片沈澱了壹段令人心酸的往事。進入第二個展廳,在兩個玻璃箱中分別放著大小兩挺機槍,我想那應該是在沙家浜抗日時留下來的遺物。這個展廳從抗日慢慢轉變為了現在人民子弟兵抗擊天災,其中壹組塑像便是人民子弟兵不畏艱險,奮勇抗洪的鏡頭,真實的表現了我國人民子弟兵英勇頑強,堅韌不拔的那種韌勁與可貴的品質。參觀完這個展館,我們秋遊也已接近了尾聲。
秋風吹動著波光粼粼的秋水,壹叢叢的蘆葦蕩漾著,宛如壹道道波浪,偶爾有幾只小鳥“嘰嘰”叫著從我們的頭頂飛過,我們告別了清爽美麗的沙家浜,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沙家浜的作文三
“叮叮叮叮……”在壹陣刺耳的鬧鐘聲中,我睡眼朦朧,迷迷糊糊看了看時間,7點10分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好衣服,洗漱完畢,背上包,匆匆拿了幾個面包,穿鞋,開門,飛奔,只留下壹陣小小的煙塵……
壹切的壹切都是那麽平常,不過,今天我們秋遊耶!來到學校,等待了壹會後,老師來了,我的沙家浜之旅也油然而生了。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沙家浜。壹下車,我就被眼前的壹幕震撼了,四周全是參天大樹,它們是那麽的綠,綠的深沈,綠的不同尋常,綠的不可思議。萬千綠中壹點黃,在綠葉中還夾雜著幾片黃葉,看上去是那麽顯眼。壹陣風兒吹過,那片葉飄落了,它,打著旋兒,默默地,悄悄地飄落了,是那麽的靜,也許只有螞蟻才能被它驚動吧!葉落歸根,這就是自然,我繼續向前走。
我在小路上走著,細細打量著周圍所有的事物,周圍真是林茂草豐,小草壹叢叢壹簇簇,它們的綠和之前的大樹截然不同,綠中透出了黃,這是壹種憂郁的顏色,而它們仿佛是壹群熱愛思考的小家夥,靜靜地,對這裏的環境產生了壹個又壹個疑問。我來到了湖邊,這裏的湖也有壹種與眾不同的美,和秋日的湖壹樣,它,是如此的安靜,悄悄靜靜地,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太陽毫無保留地將燦爛的陽光撒向湖,湖面如同被撒了壹層碎金,遠遠望去,有如壹面碩大的金鏡子。靜謐的氣氛被打破了!風,低低地吼著,帶動了岸邊的樹及湖邊的小船,不過,這反倒更加突出了湖的沈靜之美。
接著往前走,來到了壹座橋,橋下有河,河兩岸是壹片片蘆葦蕩,遠望,猶如壹群結伴出行的老翁頭戴壹頂遊學白羽毛的帽子正坐在河邊休息。走近了,才發現那些酷似羽毛的東西插在蘆葦尖上,毛茸茸的,真想摸壹摸,可惜只能隔橋興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壹個劇場,觀看了搞笑而又深刻的《讓子彈飛》,劇情跌宕起伏,我的心也隨著劇情跳動。
最後我們又參觀了壹個古色古香的釀酒坊,在樂園裏度過了歡樂時光,又去了意義深刻的教育館。
黃昏時分,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車開了,目望著遠去的沙家浜,我在心中默默說到:“再見了,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