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願意這樣危言竦論,但實情如此,人到了這樣壹種年齡,活得已然不是歲月而是心情了。與其每天哀嘆來日無多的壹種沮喪,莫如究詰探真死個明白為好,其實是大多數人的心態,是莫名任由壹種死亡的恐懼在內心自由的泛濫開來,這樣壹種悲情的彌漫,有時怕只可無奈的等待那種奄奄待斃的末日宣判。
如果妳仔細想想這豈不是很可笑嗎?明知這樣不好,但每個人卻勸慰不了自己,管不住自己要去做那些徒勞的妄想,就如同拿捏不住光陰壹樣,發現更拿捏不住的恰恰是自己,也許這就叫燈下黑吧!
是啊!人到六十歲最怕面對的到底是什麽呢?是害怕死亡嗎?似乎也不盡然,死對人來說,那是在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分分秒秒這輩子也就萬念皆休了。何況真要是歸期臨近,還會給妳恐懼的機會嗎?
死本就是壹件不可控之事,為了這樣壹個想法活得心心念念,似乎也真有點徒費心神。人啊!與其盡想些不著邊際的事,倒真不如讓歡樂的元素註滿心扉,學會歡樂,這是課題也是學問,怕不是什麽人就可輕易地放下懷抱,要和凡俗瑣碎來個切割的,這當然是不容易做到的。
自古以來名韁利鎖就如同壹道魔咒,把人心和欲望壹股腦的收入彀中,人們也從此因求而不得活得了無生趣。
是啊!舍不得光陰日短,是每個行將就木之人,最為恐懼的事情,但在我看來人之生老病死,和自然的草木榮枯也沒什麽兩樣,不過是壽數長短擔職不同而已。
仔細地想想,妳會覺得這人間瑣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其實死了的人,可以壹了百了再無牽掛。可對活著的人來說,卻是壹種剝骨吸髓的折磨和苦痛,那種糾結著的心扉,那種沈重的負擔,仿佛在無止無休地咀嚼著人的靈魂,壹種內疚歉悔自責自怨的心態,會使活著的人便再也快樂不起來了。因為壹種精神枷鎖,已經牢牢地禁錮了人的靈魂
真的,假如時光能倒回,我想我不會再由著性子,在那般不知好歹任意胡為,克制住燥怒的情緒,對壹個人來說,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只是當事的我們還遠不能體會到個中三味罷了。
六十歲,作為人生另壹種歲月的伊始,看上去雖然是壹段已近黃昏日落的歲月,所以我們就更沒有理由讓自己活在壹種顫栗和恐懼之中,對於生命的理解,我想我們至少還缺少壹些必要的認知,以至於會憂心徒老,這樣的想法是要不得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歸宿,更是自然存亡延續的鐵律,存強略汰不僅是動物界嗜血絕殺存亡絕續的生存手段,其實人類有時又何嘗不是殘酷到壹種冷血絕情,當生命熬到油盡燈枯,生命自然走到了盡頭,這也是人類的壹種優勝劣敗。
世間萬物皆有成規,人生若寄早有定限,有多少東西是我們必須要失去的,生所不知卻命中註定,這就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