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錢三、強錢驥、姚桐斌、趙九章、王淦昌等人為我國的“兩彈壹星”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研究方向雖然有壹定的差異,但對中國核事業的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應被歷史銘記,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1、鄧稼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曾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他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壹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2、錢三強:浙江省湖州市人,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裏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壹。
3、錢驥 :江蘇省金壇縣人,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範學院。是我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壹。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臺設備的研制。負責領導探空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制,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與制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制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我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
4、姚桐斌:江蘇省無錫市人,是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壹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是我國第壹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
5、趙九章 :浙江省吳興縣人,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壹。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制組,他是主要負責人。
6、王淦昌:江蘇省常熟縣人,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壹屆理事長,是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壹,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制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