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常看國外的影視作品,我們會發現壹個現象,國外有很多的“老爺車”,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老車經常會看到,很有年代感,在國外,這種老爺車可以壹直上路行駛,但是在國內我們卻很少能夠見到“老爺車”,即使看到,大多數也都是躺在路邊落了壹層厚厚的灰塵。
為什麽國內就很少見到上路行駛的“老爺車”呢?是因為國內的車質量差壽命短嗎?實際上並不是,國內幾乎99%的車都不是因為到了設計壽命而報廢的,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政策的原因而不得不報廢的,這些車如果以人來作比喻的話,只能算尚處於中年,並不能算老車。
目前無論是日系、德系、美系、法系還是國產車,因為造車技術的不斷成熟,目前的汽車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工業產品,除了壹些冷門品牌以外,大部分都可以達到100萬公裏的設計壽命,老老實實的開定期檢查保養開個二三十年很輕松。美國豐田Tundra車主Victor?Sheppard,甚至把自己的愛車開了100萬英裏,也就是160萬公裏,保養***計117次,無重大故障。所以說汽車根本不是開壞的,而是因為各種政策法規而“弄壞”的。
在國內,壹輛家用車的“壽命”受到三個方面的制約:
1、法律規定的使用年限和裏程限制,自2013年5月1日起,我國開始按照新規定執行淘汰老舊車報廢,其中私家車報廢年限取消,最大行駛裏程60萬公裏強制報廢。也就是說,妳的車只要開到60萬公裏,無論有沒有故障,都壹律強制報廢。
2、機動車年檢,機動車年檢的意義就在於此,年檢不合格的車因為不能上路,車主也只能選擇把車輛報廢。
3、排放政策,目前我國實行的國六B排放標準,並且近幾年排放標準的更叠越來越快,國三的車型在部分地區已經被禁行,也就相當於報廢了。
相比之下,在美國等地區,是沒有強制報廢的政策的,年檢也要寬松很多。美國每個州都有屬於自己的年檢文化,甚至有很多州是不需要年檢的,只要妳的車沒有大的故障,就可以繼續上路行駛,無論是20年還是30年的老車,裏程達到了多少。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內的政策也在越來越人性化,比如取消了按照年限的強制報廢,對超過6年不滿10年的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面包車除外),檢驗周期由每年檢驗1次放寬至每兩年檢驗1次,目前私家車10年內僅需上線檢測2次,分別是第6年、第8年,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的愛車就能夠陪伴我們更久的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