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經濟運行調節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緊密結合仍需加強。市場機制有時存在缺陷,比如,隨著市場供求變化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企業和家庭普遍大幅度減少儲備支出,從儲物轉為持幣,日常自有儲備物資量能維持時間較短,如果市場供應某個鏈條出現問題,公***儲備及應急能力又不能保障供應,經濟運行出現問題便不可避免,在壹些突發事件中公***儲備的保障能力有時仍沒有達到令社會滿意的程度。
再次,經濟運行調節的信息反饋欠通暢,糾偏功能不夠完善。政府機構多次改革後,直接服務企業的部門大量減少;而已有部門傳遞信息比較滯後,或者重管理、輕服務,無法及時準確傳遞社會和企業對新政策出臺的反應和其它呼聲。比如,近年國家關稅和出口退稅多次調整,部分外向型企業已經營維艱;壹些法律法規調整使企業制度性成本不斷上升,中小企業難以承受;物價連續上漲造成原料供應緊張,企業采購成本明顯增加;對壹些政策出臺時間的選擇,政府態度和社會期盼仍有明顯差異。這些問題如果長期積累便可能造成更大的經濟問題。
同時,經濟和社會運行安全穩定經常是聯系在壹起的,隨著政府重視民生及現代媒體的發展,政府社會運行調節能力需提高,但現有政府社會管理和公***服務部門在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人員編制上都比較薄弱。進壹步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完善應急機制,著力提高政府預防和處置災害、事故等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社會安全保障水平,是轉變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客觀要求。
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此次大部制改革中,應強化政府調節經濟社會運行的職能。建議如下:
1.以發改委負責經濟運行的部門為基礎,整合其它機構,組建國家經濟社會運行部,現有其它政府機構的相關職能也可並入該部。
2.該部負責國家經濟社會的日常運行調節,包括及時匯總監測分析國家經濟社會運行動態信息,主管國家公***儲備政策制定和實施,負責經濟社會危機處理的動員、協調、保障,及時提出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建議,處理其它經濟社會運行的重大問題。該部門必須擁有較強的公眾和企業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
3.國家經濟社會運行部宜由壹名國務委員兼任部長,以提高其對相關部門的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