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互聯網,討論問題的地方是論壇。郭敬明是“萌芽系”作家,討論他最多的地方當然是萌芽雜誌的論壇了。
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抄襲事件爆出後,論壇上聲討他的帖子、分析抄襲細節的帖子、進壹步挖掘他抄襲日本漫畫的帖子滿坑滿谷,當然同樣也有“小四很努力妳們知道嗎”、“為什麽不說是莊羽寫了不紅小四抄了就紅這就叫本事”、“不管抄不抄我就愛小四”之類的“腦殘粉”言論。
換句話說,當時論壇上討論郭敬明的氛圍,和現在微博上討論陳安妮的氛圍是壹樣壹樣的,但是論壇畢竟不是社交網絡,只有論壇用戶(萌芽的讀者和作者***同體)的小圈子才會關註。
第二點
陳安妮雖然抄襲,但被人攻擊後就炸毛,弄條漫給自己辯護,說自己有夢想什麽的,這樣的辯護只會讓網友們噴的火力繼續集中在她身上。而郭敬明則不同,雖然官司敗訴,但他不公開道歉,也不回應這件事,老老實實當縮頭烏龜,等待時間沖淡壹切。
然後,郭敬明自己開公司,招壹幫小弟壹起混,自己再混進作協,結交點文藝圈大人物,轉眼間變成上進青年、企業老總,時間久了,也就沒人記得他這麽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