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飼餵大量的含粗纖維的飼料,如麥稭、稻草、豆稭、半幹甘薯藤等;牛缺乏某種營養物質,使牛舔食被毛,形成毛球,致使腸管阻塞;牛偷食稻谷,使谷物沈積在腸內,引起腸管阻塞;寄生了某些腸道寄生蟲,如莫尼茨絳蟲、蛔蟲;勞役後缺乏飲水、休息等也可以引起便秘。
癥狀
病牛食欲減退,甚至廢絕,反芻停止。兩後肢交替踏地呈蹲伏姿勢,後肢踢腹,拱背努責,鼻鏡幹燥,眼球下陷,口腔發黏、發臭,舌苔灰白或淡灰黃色。不排糞,但排出少量膠凍物,肛門緊縮,直腸空虛,腸黏液幹。目光呆滯,臥地不起,頭頸靠地,極度虛弱。
防治
(1)治療
以清腸消炎為主,輔以強心、補液、解毒和調整電解質、酸堿平衡。補液用生理鹽水3000毫升,5%氯化鈣300毫升,5%的碳酸氫鈉溶液800~1000毫升,15%苯甲酸鈉咖啡因20毫升或5%安鈉咖20~30毫升,壹次靜脈註射。同時灌服硫酸鎂1000克,加水6000~10000毫升。
也可用手從直腸將糞便掏出,或用溫肥皂水灌腸。對於特別嚴重的,要進行手術。
中醫治療可用下列方法。
①如小便短少、色黃,口幹舌燥,可用大黃100~200克,枳實、厚樸、木香、檳榔各50克,山楂、六曲各200克,芒硝300克,煎服。
②如四肢發冷,寒戰,流涎時,可用肉桂、烏藥、厚樸、陳皮、檳榔、蒼術、草蔻、續隨子、大黃各50克,木香40克,幹姜、二醜各45克,煎服。
③對於年老體弱的牛,可用火麻仁90克,大黃60克,枳殼、厚樸、白芍、杏仁各50克,煎服。
(2)預防
要合理搭配飼料,防止單純飼餵高纖維飼料,要多餵青綠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