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指的是陜西、關中、陜南。
春秋戰國時因陜西是秦國治地,故後人將陜西簡稱秦;將橫貫陜西中部的主要山脈稱秦嶺;將渭河平原稱秦川。劉邦統壹中國建立漢朝後,關中被分為三個郡:京兆、左馮翊、右扶風。現將中國陜西的陜南,陜北,關中並稱“三秦”。
三秦的稱謂產生後,歷史上也有人將它作為政權名稱。例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肅秦安縣東南的氏族首領苻洪起兵,自稱三秦王,建立政權。
352年,其子苻健稱帝,都長安,國號秦,史稱前秦;385年羌族首領姚萇擒殺前秦皇帝苻堅。386年姚萇稱帝,都長安,國號秦,史稱後秦。現將中國陜西的陜南,陜北,關中並稱“三秦”。
三秦大地的地勢地貌:
三秦大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北部是黃土高原區,海拔900—1900米,總面積8.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0%。
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850米,總面積4.9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4%。南部是秦巴山區,海拔1000—3000米,總面積7.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6%。
在陜西境內有許多著名峰嶺,如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驪山,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