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40強賽剩余比賽時間終於敲定。亞足聯官方2月19日官宣,國際足聯與亞足聯***同決定推遲大部分即將到來的2022年世預賽暨2023年亞洲杯預選賽。
中國隊所在A組第二階段第7、8輪剩余比賽及第9、10輪比賽將以賽會制形式,在5月31日至6月15日國際比賽日進行,這對主教練李鐵和國足而言,不是利好消息。
眾所周知,李鐵2020年1月正式出任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先後選拔49名國腳參加了5期“鐵家軍”集訓,主要目標任務是率隊打好40強賽剩余4場比賽,力爭晉級2021年9月開打的亞洲區12強賽,沖擊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
目前國足所在A組形勢是,敘利亞隊5戰5勝積15分暫排小組第1,中國隊4戰2勝1平1負積7分暫排小組第2,菲律賓5戰2勝1平2負積7分暫排小組第3,馬爾代夫5戰2勝3負積6分暫排小組第4,關島隊5戰5負積0分排名墊底。
敘利亞隊比7分的中國隊、菲律賓隊多8分,比6分的馬爾代夫多9分,除國足還有4場比賽外,其他4隊只剩3場比賽,菲律賓、馬爾代夫、關島3隊3場比賽全勝拿9分的可能性沒有,這意味著敘利亞隊已經提前晉級12強賽。
中國隊若從A組突圍晉級12強賽,超過敘利亞隊排名A組第壹可能不大,畢竟剩余4場比賽戰勝馬爾代夫、關島2隊拿6分很容易,但第9輪、第10輪對陣菲律賓、敘利亞是生死戰,全勝再拿6分比較難。
意大利名帥裏皮率國足征戰40強賽第壹階段時“陰溝”翻船,遭遇“滑鐵盧”, 0-0戰平菲律賓,1-2不敵敘利亞,出線形勢變得異常嚴峻,“二進宮”的銀狐無奈下再次主動辭去主教練壹職。
國足40強賽出線前提是必須拿到A組第2名,主要競爭對手是菲律賓。根據規則,8個組第壹名及4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2名晉級12強賽,如果2022年世界杯東道主卡塔爾隊獲得小組第壹,那麽其他7個組第壹名球隊及5支成績最好的第2名球隊獲得亞洲區12強賽資格;如果卡塔爾的成績是第2名的4個成績最好的球隊之壹,成績最好的第5名晉級12強賽。
目前,其他7個組第2名球隊是阿曼5戰12分,科威特5戰10分,馬來西亞5戰9分,巴林5戰9分,韓國4戰8分,沙特4戰8分,吉爾吉斯斯坦5戰7分,而中國隊是4戰7分,暫時排第7。
如此看來,前5名球隊的阿曼、科威特、馬來西亞、巴林和韓國剩余比賽全部獲勝的話,積分能達到21分、19分、18分、18分、20分(暫不考慮各組第1名積分);這意味著國足最後4場比賽全勝拿12分最保險,積分達到19分才有壹定優勢,倘若不能全勝拿12分,至少也應是3勝1平再拿10分,即便是這樣,中國隊積分才是17分,估計出線還要看別人臉色。這也是中國足協讓李鐵立下“軍令狀”4場全勝的原因。
事實上,國際足聯和亞足聯再次推遲40強賽剩余比賽開賽時間,看似對李鐵和國足備戰有利,備戰和磨合時間更多更充分,但總體而言,弊大於利,且利空的成份居多。
壹是,40強賽的賽制原本是主客場制,國足剩余4場比賽是3個主場,1個客場 ,亞足聯將賽制改為賽會制,盡管有消息稱中國足協有意申辦賽會制比賽,地點選在上海,但從3個主場變成4個主場,意義不大,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也是相對而言,畢竟比賽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是球隊實力,況且國足客場是3月30日踢關島,真正的意義恐怕是進球數,而且目前的形勢承辦40強賽比賽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
二是,國足剩余比賽原定賽程是3月25日主場踢馬爾代夫,3 月30日客戰關島,6月7日主場迎戰菲律賓,6月15日主場對陣敘利亞,這中間還有四、五兩個月60天的空檔期,李鐵可以充分調整國足23人比賽名單,考慮踢弱隊派誰,踢強隊用誰,哪些歸化球員專門用來對付菲律賓、敘利亞,利用亞冠聯賽、中超聯賽觀察現役國腳狀態,但剩余比賽集中到5月31日到6月15日,這就考驗李鐵的識人和戰術組合能力了,畢竟“鐵家軍”到目前還沒有打過壹場正兒八經的國際A級熱身賽。
三是,亞冠、中超聯賽影響國足備戰,且體能因素或成國足壹大短板 。根據亞足聯通知,亞冠東亞賽區小組賽是4月21日至5月7日進行,2021賽季中超聯賽揭幕戰據說是4月3日廣州賽區打響,計劃是每4個比賽日後休戰壹到兩天。
倘如此,不但中超和亞冠“撞車”,中超BIG4的取舍考驗著俱樂部的決策,究竟是保亞冠還是保中超。有消息說日韓俱樂部會派最強陣容出戰,假如蘇寧、恒大、國安和上港派預備隊或俱樂部2隊打亞冠,小組全軍覆沒的可能性極大,而且“慘案”很難避免,中超俱樂部隊亞冠賽場大比分輸球,對國足沖擊12強賽不利,影響必勝信心,畢竟“鐵家軍”絕大部分主力都來自中超BIG4。
說實話,國際足聯、亞足聯更改主客場賽制為賽會制,讓李鐵從去年1月開始國足“鐵壹期”集訓,到今年1月國足“鐵五期”集訓備戰工作變成了“無用功”,集訓效果不好。
按原計劃,李鐵3月份可以確定壹個國足比賽名單,5月底6月初再調整壹次國足出征名單,同時還能把傷病因素解決了。
由於入選“鐵家軍”的國腳中,像蒿俊閔、曾誠、楊旭、於大寶、洛國富、譚龍、艾克森、張琳芃、池忠國、王燊超、蔡慧康、吳曦、王大雷、李行、董學升、曹赟定、姜至鵬、唐渺、吉翔、劉殿座、張稀哲、董春雨、顏駿淩、武磊等24人的年齡都在30歲以上,而賽會制5月31日至6月15日這個時間段,必須連續打完4場比賽。
壹是考驗國腳體能,二是考驗板凳厚度,三是考驗主教練戰術組合和臨場應變能力,四是考驗主帥識人選人能力 。在壹定程度上,“多面手”球員能踢多個不同位置的國腳會更吃香壹些,壹些技術好,但體能差,只能堅持60分鐘的老將恐怕需要打個問號,畢竟是連續作戰,去年年底的亞冠聯賽,中超4隊的壹些年齡大的國腳暴露出體能短板,影響了戰術發揮和球隊成績。
李鐵組織5期集訓***考察國腳49人,目前看,能參加40強賽的最多23個人,但這23個人太難選。 說實話,李鐵的備戰思路有偏差,戰術還沒有成型,主力框架還沒有定型,6名歸化球員艾克森、李可、洛國富、費南多、蔣光太和阿蘭究竟能上幾人還是未知,國足頭牌前鋒武磊還與國足沒有進行過壹次合練,49名國腳心裏同樣沒有底 ,自己到底在不在李鐵的“盤子”裏,這樣的球隊實戰效果會如何呢?
其實, 李鐵應該重讀壹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買油翁》,該文記述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比較形象地說明了“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過長期反復苦練而達至熟能生巧之境。
整整壹年時間,李鐵若從去年1月份開始,把國足40強賽大名單確定在28人左右,只要入選球員沒有傷病,就征調入隊訓練、磨合、打內部對抗賽, 壹年時間下來,通過5期集訓,通過6場與中超中甲俱樂部的教學賽,教練與球員之間,國腳與國腳之間,誰是國足首發11人的主力框架人選,誰是替補角色,國腳之間的踢球習慣 ,等等,應該會了然於胸,效果肯定比5期集訓考察49名球員會更好。
李鐵和國足當務之急,應該是讓國腳們之間“手熟爾”。